【40年看恩施】幸福板桥是这样建设的

幸福板桥是这样建设的

——恩施市板桥镇社会经济发展纪实

记者 胡军 实习生 彭红 通讯员 陈万勇 邹明镇

鹿院坪景区一角。(本报恩施图片库 刘全生 摄)

 

昔日硫磺矿渣地经治理变莲花池。

高山蔬菜基地。

工人正在分装萝卜。

工人正在清洗贝母。

板党成为该镇村民富民产业。

女儿湖,恩施的一颗蓝宝石。

鹿院坪景区引进直升机,游客可乘坐直升机鸟瞰景区。

板桥镇位于恩施市西北边陲,北与重庆市接壤,恩(施)奉(节)公路横穿全境,距长江奉节港102公里。地处平均海拔1666.5米的高山小镇板桥镇,历来是鄂渝两省市比邻该地的农副产品的集散地与商品交换的重要据点。

近年来,板桥镇充分发挥高山小镇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中国板党”、高山蔬菜、旅游等产业,全面推进“幸福板桥、休闲胜地”建设。

这样一个山区偏远的山巅小镇,在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中创造了一个奇迹。

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发展“瓶颈”

板桥镇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成了它自成一体的魅力。境内群峰绵延,沟壑纵横。山顶大片草原、湖泊,峡谷多有溶洞伏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0℃左右。

怎样趋利避害,发挥板桥独特优势?结合产业发展和人文优势大兴旅游发展之路,一直是板桥镇党委、政府改善民生、搞好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

青龙河是清江上游的一条支流。由于青龙河属季节性河流,河道狭窄,加之集镇周边山高坡陡,一遇大雨,山洪暴发,河水暴涨,轻则淹没沿河两岸农田,中断交通;重则冲毁公路、房屋,淹没集镇,还伴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农田、交通、电力、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给老百姓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严重威胁流域内尤其是集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板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青龙河水患日益成为阻碍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尤其成为制约集镇发展的瓶颈。彻底治理青龙河,根除板桥水患,成为板桥镇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历届党委、政府将治理青龙河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推进。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青龙河治理工作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基础设施完善了,老百姓利益才有保障,农业产业才有保障,板桥镇经济才能稳步发展,这个‘瓶颈’理应拿掉!”板桥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激发自身动力,近年来,板桥镇政府强化规划引领,形成了以“恩川公路”、“板新公路”为轴线,女儿湖、堤厂、姚家坪(鹿院坪景区入口区域)为板块,大山顶、穿洞、大木、新田村委会所在地为支撑点发展“一中两轴三板块四支撑点”的空间格局,围绕空间格局启动完善有关路网、饮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规划编制工作,根据现有产业布局和优势产业发展方向,完善产业布局规划,完善学校、医疗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机构区域布局规划,为“幸福板桥、休闲胜地”的建设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农业产业扮靓咽喉之地

位于板桥镇新田村的恩施权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当地村民罗约平正在对刚收来的萝卜进行清洗、装袋。

罗约平每天能清洗加工七八吨萝卜。每年5至10月,在这里工作了3年的他,都能看到几千万吨萝卜销往武汉、成都、重庆等地。

“喜欢忙碌的时候,因为只要厂里忙就有钱挣!”他腼腆地笑着说。

恩施权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柳维权介绍,公司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将基地的500亩、转租农户的500亩及与农户签订合同的1200亩土地整合起来,种植萝卜、辣椒等蔬菜,对农户的以保底价回收,确保农户稳赚不赔。从基地收起来到清洗装车,每天能实现100余人次的村民务工,让农户以土地为资本在家门口就能增收。

柳维权介绍,公司自6月以来,每天发往湖南、武汉、重庆等地的萝卜高达100余吨,预计今年产量高达12000吨。公司共计带动贫困户80余户,现有75户脱贫。

据了解,全镇现有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合作社53家,种植大户逾40户,全年发展商品蔬菜近3.5万余亩,产值达1亿元。

除了高山蔬菜,党参是板桥镇的又一大特色产业。

“我的党参质量好,40元1斤。”近日,走进恩施市板桥镇,做药材生意的商人和老百姓讨价还价的景象随处可见。

“我就是看中板桥的优越地理条件,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目前,我已经建起板党、大黄、贝母、三七基地300余亩,‘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将带动周边更多老百姓加入合作社。”恩施市健洲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宋家国介绍。

在合作社加工药材的厂房内,41岁的刘克珍正在加工党参。她说:“这是刚从农户家收回来的党参,我们要及时加工、烘干。”在合作社,像刘克珍这样的妇女有10余名。每年下半年药材收成时,她在合作社务工,加上家里的蔬菜种植,一年能收入七八万元。

板桥镇平均海拔1666.5米,是典型的高山,气候环境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大力发展具有板桥特色的中药材,通过政策引领鼓励农户多元化种植、经营中药材。

旅游产业点亮未来之路

鹿院坪位于板桥镇,平均海拔1700米。

明末清初,裴姓兄弟探寻,迷路,因鹿引路走出困境,因此叫成鹿引坪。后来,因鹿经常光顾院落,于是当地人便将这里叫成鹿院坪。

鹿院坪,四周悬崖峭壁,景色优美,人迹罕至。深山峡谷中,沟壑纵横,急流飞瀑;悬崖峭壁,雄奇险要;一栋栋木屋,点缀在如画的风景里。这里被网友评为国内十大旅行处女地之一。

为发展旅游,板桥镇通过招商引资,全力打造鹿院坪景区。

今年7月1日,鹿院坪景区开始试营业,10月1日正式开门迎客。在鹿院坪,游客除步行游览景区,还可乘直升机从空中鸟瞰景区。

“借助恩施旅游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依托隐逸桃源这一排他性的资源环境优势,以玄鹿文化为主轴线,采取‘户外运动+休闲度假’的旅游开发模式,融山水观光、乡村休闲、探险运动、文化体验、养生度假等功能于一体,打造一个以鹿文化为特色的隐逸山水型休闲度假胜地。”景区负责人杨家兴介绍道。

景区于2016年动工,2018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现在游客可以在景区体验绝壁栈道,游览四级瀑布、鹿饮潭、地缝等美景。

如何让游客留得住、住得下,也是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问题。

据杨家兴介绍,上世纪90年代,鹿院坪这个地方办过硫黄厂,后来硫黄厂倒闭,职工宿舍、办公楼等成了废弃建筑。多年的风吹日晒,仅职工宿舍保存得比较好。为保留这里的风貌,景区对职工宿舍进行修缮,建成“硫年民宿”。

自7月份试营业以来,景区共计接待游客2万余人,仅十一黄金周就接待8000余人。

依托旅游,板桥镇的民宿发展较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板桥镇民宿数量突破70家,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每年接待来自武汉、北京、浙江、重庆等地游客超过2万人。该镇的民宿正在由避暑模式向常年游玩居住转变。

“我们住在这里,吃着不施农药的农家菜,呼吸着无污染的空气,不仅能够避暑,还能在周边游玩。白天到周边及重庆奉节游玩,晚上可以体验南方草场篝火晚会,亲近自然,原汁原味。”来自武汉的游客熊留智说。

近年来,依托恩施大峡谷旅游发展机遇,板桥镇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引进和筹集旅游开发资金,利用景区依托、民俗风情、休闲度假、特色产业带动等,打造板桥镇“生态养生休闲旅游”特色品牌。

据统计,今年1至9月,板桥镇共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800余万元。鹿院坪景区、女儿湖景区、大山顶猎场开发区、榨房湾民宿休闲改造区等建设如火如荼。

一个全新的幸福板桥、休闲胜地正在崛起!

(本版图片由恩施市板桥镇政府提供)

总编:朱述耀 编审:田仁超 实习编辑:覃李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