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佳五好)谭家国:割不断的家乡情
全媒体记者 赵盛迷
“一季花三季果,我准备将葡萄园打造成为‘天桥神农百果园’。”近日,在恩施市新塘乡龚家坪村天生桥葡萄园里,谭家国信心满怀地说。
近年来,谭家国投入300万元,成立学文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了葡萄500多亩,桃子70亩,李子130余亩,冬桃240亩,红梨370亩,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为当地村民致富提供了好路子,鼓了钱袋子。
“这是我的家,我的根,我一定要带领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谭家国一直坚持着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从自掏腰包为村里修通硬化好6米宽的6公里水泥路,到回乡创业带领大家发展葡萄产业,从为学校捐赠空调和办公桌椅,到修缮村卫生室;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谭家国一心扎在天生桥里,用心经营着他的葡萄王国,推动乡村振兴。
这一坚持,就是7年。龚家坪村天生桥组,原本荒芜多年的土地又重新焕发生机,漫山遍野的葡萄成为村里人致富的希望。
“赚了算你们的,赔了算我的。”谭家国给乡亲们承诺,让大家安心发展葡萄。2017年,由于天气不好,葡萄园损失将近百万元。损失惨重的谭家国没有一蹶不振,他痛定思痛,在经营富硒葡萄园、特色桃李园、虫草鸡养殖场同时,将目光瞄准乡村旅游。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很大的机遇,葡萄园是载体,把咱们乡村真正振兴起来才是最终的目标。”谭家国坚定地说。
保留老房子发展民宿,花费12万开辟徒步线路,联合企业打造电商平台,把土特产变成钱……“一系列”新动作,让天生桥这个曾经的“穷窝窝”彻底转变成了一块“风水宝地”。
“有了好吃的、好玩的,自然就有游客来,我还要把我们村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贺龙都曾经在我们村里驻扎过……”
为了丰富村民们的精神生活,谭家国还出资兴建了一个900平方米大的广场,可同时容纳近300人,专门让村民们用来跳广场舞、健身。每到下午,村民们就汇集在一起,聊天跳舞,惬意自在。
“扶贫先扶志,只有老百姓的精神生活起来了,思想开放了,才能搞得好发展。”谭家国由衷地说。
“现在在自家门前就能挣钱,去年一年就挣了6000多块,家国对我们老年人很照顾,还帮我们申请低保,真是实在人。”今年62岁的熊丙芝说起谭家国,话语里充满了感激之情。
“我们村里像他这样的人还是少了!”今年55岁的谭国富说,今年在合作社帮忙套了15000多个袋子,自己挣了一万多元,他还跟着发展了几亩葡萄,苗子、肥料、水泥杆、都是谭家国提供的。“我搞易地扶贫搬迁,也是他在村里帮忙说,一直帮衬着我,我努力跟着他干,争取过上好日子。”
努力跟着他干!这句有力的话语几乎萦绕在所有天生桥村民的心里。2017年,谭家国发放人工工资就达到130万元。村民们在谭家国的带动下,年收入平均增加1.5万元左右,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于2016年脱贫摘帽。
葡萄飘香时,开园酬友邻。吃葡萄比赛、土家民俗文化表演、买葡萄帮扶贫困户等活动,连续几年举办的天生桥葡萄开园节,让谭家国“致富不忘乡邻”的形象深入人心。
近年来,谭家国分别被中共恩施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尊师重教先进个人”、“十佳道德模范”、“恩施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谭家国介绍说,下一步合作社将按照“立足创新、绿色发展、服务农业、惠及乡邻”的规划,做强富硒葡萄、特色桃李和虫草鸡鸭养殖三大产业,打造天生桥“绿色果园基地”,吸纳社员100户,让更多的村民富起来,践行“要和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的目标。
总编:滕义 编审:田仁超 实习编辑:覃李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