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自2015年以来进村入户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已经3年了。在这三年里蹲了两个村(2015年、2016年在白杨坪镇康家坝村,2017年在沙地乡秋木村)帮扶贫困户65户,其中康家坝村48户,秋木村17户。
“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家里有没有读书郎、再算贫困户的收入账”,这是我和同事到贫困户家中调查了解情况后对贫困户一个基本评估和留下的深刻印象。对贫困户制定的脱贫规划、具体脱贫措施,在这个工作过程当中,说实在话要把贫困户当自己的亲人一样用心用情才能真正的把这项事做好、做实,做到群众心里满意,做到自己心里踏实。真正的倾情帮扶不是口头禅而是实际行动。
2016年我们在康家坝村,帮扶的贫困户陈直兵、夏迪寿住房都是很陈旧的危房,要他们新建或者改造住房实属不易。陈直兵在杨柳组,现年64岁,身体不好,儿子在外省务工。2016年年初,我们到他家做工作要求他新建房子,修建房屋在交通方便的地方,规模造价、完工时间都作了具体预算,先后六次到家造访,他都以农活忙为借口推脱时间,秋收后的一天我们给他提出了三个方案:一是异地搬迁到白杨镇,本人不愿意搬;二是将现在的旧房加固并修通公路;三是在自己公路边的责任田建新房。
同年9月,利用国家危房改造政策给予补助,同时我们单位职工捐款6000元帮扶资金,整个费用6万元,自己只出资一半,促使他在三个月之内完成一栋一层3间、畜栏在外的宽敞明亮舒适的住房。开先在做工作的过程中总是没有笑容,是因不愿意修房,后来在建房的过程中,我们工作队去探望他总是喜笑颜开、心情舒畅,打心眼里感谢工作队促使他建了新房。
夏家槽组贫困户夏迪寿50多岁,其父母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五间木板房破烂不堪,自从成为我们老干局帮扶对象后,我总担心他的房子哪天会垮,每次下大雨、吹大风过后我都要去看看。他家的房子是标准的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四季潮湿,地面墙角都长一层霉,老人的床铺上面是用塑料纸挡风遮雨,我每次看到这种场景心里有一种难受的滋味。2016年国庆前我们安排人把他家的旧厢房拆掉了两间,重新建了三间砖瓦房,地平墙壁粉刷一新,全家住在干净、明亮、平整的新房子里,安居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心里踏实多了。
沙地乡秋木村西流水组贫困户陈文学是因病致贫的典型。陈文学68岁,患内风湿病30多年,肘关节、脚关节长包变形,长期口服痛风药,其妻今年69岁,右眼患白内障。2016年陈文学收获的蜂蜜100多斤,因身体不好无法外销,只在村里卖了10多斤,收入不到1000元。我和我的同事李奎林便做起了中间人,义务为陈文学找销路卖蜂糖,前后共帮他卖了近5000元的蜂糖钱。看到他脸上逐渐多起来的笑容和对更好生活的向往与信心,我打心眼里高兴,同时也自豪自己是一名驻村工作者!
吴楚宝
2017年9月20日于秋木村委会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