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擅自出租国有资产,违规收取租金;贫困户识别不精准,村干部优亲厚友,违规享受政策补贴;超编制安排人员经费,财务报账手续不完善;作风不严不实、工作弄虚作假、落实不到位,不深入基层群众,调查研究走过场……
在恩施市,这些问题依然存在。
今年以来,该市以解决“不担当不作为、财务管理、行政执法、基层工程项目建设、土地征收、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等方面问题为抓手,开展“六个专项治理”,着力整顿作风突出问题,正风肃纪。
恩施市集中向工作不督办、不推动、不落实,调研走过场,不担当不作为,弄虚作假,文山会海、照抄照搬等问题“开刀问斩”。
为了将工作抓在实处,恩施市纪委制定下发《2017年开展作风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总体方案》和六个《专项治理方案》,明确治理重点、责任单位。
聚合力量,聚焦问题。该市坚持统一部署,分步实施,坚持抓机关与抓基层并重,各级各部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专项治理无死角。
全市各责任单位将《专项治理实施方案》、“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的整改情况、举报监督电话和电子邮箱在网上予以公布,自觉接受监督,倒逼整改进度。
各尽其责,形成合力。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政府法制办、市农业局(市委农办)、市国土局、市经管局分别牵头组建六个专项治理工作专班。
市直部门、乡(镇、办)坚持挺纪在前,把握关键环节,拿出硬措施,对违纪违规、失职失责问题,挥刀斩乱麻,用监督问效回应群众关切。
发现不了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该市要求各部门、乡镇(办)对照上级政策,积极开展自查自纠,截至6月底,全市各单位共梳理上报问题线索68条。
恩施市对全市101个单位进行检查、清理,共发现财务管理违规问题线索601条,涉及金额342万元,通过自查整改,清理违规资金156.61万元。
全市各乡(镇、办)、市直部门全面开展自查摸底,共发现作风不实、弄虚作假、脱离实际等问题线索42件,群众举报6件。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