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显:把老年大学办成真正的“老大”

当前,老年大学师资及教材匮乏、教学管理不同程度存在随意性的问题,已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笔者认为,老年大学作为教育引导老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老干部党校,作为顺应老龄化社会发展、培养“时代老人”的重要阵地,理应从教育教学上破题,切实把老年大学办成真正的“老大”。

首先,要把握一个方向。

方向正确,才能行稳致远。把握老年教育前行的正确方向,既要吃透党和国家的法规政策要求,又要熟知老年教育的规律。

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力”;“国家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目标,《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发展老年教育的五项主要任务和五项重点推进计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6〕3号)要求树立“老干部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价值取向”,要求“更加注重对老干部加强教育引导”,等等。这些文件精神就是我们开展工作的重要遵循。

老年教育有其特殊的规律,与基础教育、学历教育、职业教育阶段最大的区别,就是老年人的学习目的不是为了升学、就业,教育内容、方法及管理与其他年龄段教育也有明显差别。2015年,上海对全市9.4万名老人调查,以愉悦身心、完善自我和结交朋友为入学主要目的的分别占38.1%、27.6%和21.6%,与青少年和成人学习目的大相径庭。天津、广州、哈尔滨、金陵、武汉等城市对老年大学学员学习诉求的一组调查数据表明:为了“丰富生活”的占74%,为了“增长知识”的占64.2%,为了“生活快乐”的占61.7%,为了“陶冶情操”的占46.8%,为了“完善人生”的占16.5%,涉及就业谋生的微乎其微。因此,老年大学要围绕“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以人为本、因需施教、贴近老年的教学特色,确保实现“教、学、乐、为”的教学目标。

其次,要补齐两块短板。

只有找准短板,才能重点突破。目前,制约老年大学教学最大的两块短板,一是教师,二是教材。教师方面,各级老年大学几乎没有专任教师,多数都是外聘的兼职教师,来去自由,加之报酬较低,留不住人。同时,有的兼职教师对老年人的学习特点研究不够,教学效果较差;有的学校因开设专业多,涉及范围广,有的专业难以请到合适的教师。教材方面,缺乏正规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学管理较为松散,教什么,怎么教,往往全凭教师拿捏。

关于教师问题,一是要选聘好,二是要管理好。选聘教师要坚持较高标准,拓宽选聘渠道,优化队伍结构。要按照“政治思想好、业务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身体健康、热爱老年教育事业”的标准,采取高校及专业部门举荐、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培训基地委培、从优秀学员中选聘等办法,优中选优,梯次配备,实现“四结合四为主”,即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在校专职教师与外聘教师结合,以外聘为主;专业课教师与公共课教师结合,以专业教师为主;专家学者与技能操作者相结合,以专家学者为主。因为老年人不同的年龄、身份和心理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学习目的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也就决定了课程设置和教师来源的广泛性、复杂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长远之计,必须建立优质师资库,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唯学历、身份、年龄,实用至上”的理念和思路,储备好各方面优秀人才,以便无论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何时开课,都能及时聘请到合适的教师。教师管理上,要签订劳动合同、服务协议,强化教学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对考核优秀的教师予以奖励,对考核不合格以及学员反映有意见的教师进行必要处理,做到优胜劣汰,保证教师队伍质量;要坚持以适当的待遇留人,以情感留人、以事业留人,注重选树先进典型,不断提升老年教育教师的获得感和社会价值感,激励和带动更多的优秀人才积极投身老年教育事业。

关于教材问题,总的原则应当是用好现有教材,统一编写教材,支持教师自编教材,注重开发校本教材。鉴于老年教育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一般以县市为单位来开发和统编教材为宜,上级单位提出指导性意见,老年大学、老年协会以及涉及老年教育的职能部门要联合组建教材编委会,先行调研摸底,全面做好规划,再分步编写教材,成熟一个,出版一个。

最后,要做实三门功课。

做好老年大学的教学工作,关键在于做实做好政治建校、文化立校、质量兴校三门功课。

为什么讲政治建校?因为共产党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建一所老年大学,绝不是仅仅满足于老年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首先强调的应当是政治功能,教育引导老年人特别是老干部爱党、忧党、兴党、护党,坚决拥护党的理论、方针路线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参与支持改革发展,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是根本任务。我们要把这个根本的政治任务落实到教学目标和计划中去,落实到课堂、到班级,要把党组织建到班级,常态长效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和学校党组织建设。

文化立校,总的要求是由教职员工围绕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在现有的自然形态、校园建筑和学校活动中,以固定的图文、动态的视听和亲身参与等形式,共同营造一种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活环境;重点是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现代生活观念教育。因此,老年大学要着力建设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美丽校园,发挥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作用,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办学理念、校风、学风、校园人文品牌和学科特色;要突出开展好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学员社会实践活动、讲好恩施故事活动、文明班级创建活动等,帮助老年学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充分发挥老同志对先进文化、优良传统、优良校风的传播促进作用。

质量兴校,关键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办法是实行“一统三分”:统一教学计划、分层次设班、分对象施教、分专业展示,重点是突出“三化”:教学内容精品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管理规范化。如何突出“三化”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按照“按需施教”与“引导施教”相结合的办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安排,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编写和使用好教材。在教学方式上,实行分层教学、互动教学、观摩教学,完善听课、评课制度。同时,坚持“学为结合、服务社会”,紧紧围绕教学开展活动,以活动促进教学,激励带动老同志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积极发挥正能量作用。在教学管理上,既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便于操作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又要考虑到老年学员来自社会各界,自身素质、学习要求、年龄及身体状况千差万别的实际,落实安全可靠、宽严适度、张弛有度的人性化管理措施,着力打造和谐校园、平安校园,让每位学员来校学习有一种家的亲切感。

(编审:滕义   编辑:李婷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