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花开五峰山
记者 沈宏臣 实习生 彭丹 通讯员 赖家云
花海成畦。
雨雾中的花果山。
“这个观光园真的非常不错,地方宽敞、安静。”州城居民周光美与老朋友一行10多人专程来五峰山登高望远,看看花、聊聊天,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
淅淅沥沥的小雨,阻挡不了游客登顶花果山的脚步。10月19日下午,游客冒雨来到五峰山上的花果山观光园,登高、赏景、散步、拍照,好不自在。
“五峰山地处城郊,生态环境良好,又远离喧嚣,是一处天然的城市公园。”村支部书记方尔富介绍。
“政府投入了1000多万元,这么大的支持,我们责无旁贷。”合作社社员王开辉下决心与社员、村民一道把“花果山”经营好。
依托天时、地利,巧借全域旅游发展机遇,五峰山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花果山观光园盛装登场,自开园以来,受到游客追捧。国庆期间,接待游客5万人次。
今年4月18日,连珠生态园林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观光园的花卉观光、水果采摘、农事体验、儿童游乐体验区,婚庆主题广场和栈道城区观景台相继建成,吸纳了本地30多户村民就业。
“合作社的社员都是村里的,都是自家人,儿子在这里搞事,我放心。”雷万银是村里的老党员,对村里的旅游产业发展非常支持。
合作社成立后,除了带头将自己的1亩多土地出让给合作社,还让自己的儿子在合作社务工。他说:“合作社搞起来了,村里的旅游产业才有希望,村民也才有希望。”
“五峰山就是我的家,自家搞发展,那肯定要支持呀。”易光富也将自家的两亩多土地出让给合作社,因为为人坦诚,做事认真负责,合作社将他聘为保安队队长。
跟他一样,在外务工多年的刘远秀也把“花果山”当成了自己的家。“只有家兴旺了,我们才有指望。”她在合作社做保洁员,老伴儿在合作社做零工,加上土地的租金,一家人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每天工作八小时,一个月还休息两天,中午还有一顿饭。”保洁员王冬玲感激合作社给她带来的就业机会,也真切感受到旅游产业给她带来的好处。
离景区不到50米,是村民易光芝的家。随着花果山观光园开园,易光芝开起了小卖店,每天就为过往的游客提供水和小零食。国庆期间,每天收入超过500元。
“原来种菜,辛苦不说,还挣不了到几个钱。”10多年来,刘业菊一直靠种植蔬菜谋生。如今,菜地里地瓜、玉米、黄瓜都成了过往游客的抢手货。
“昨天背40多斤地瓜到景区门口,一上午就卖光了。”刘业菊告诉记者,景区就在她家门口,地里的蔬菜、水果转手就能变成钱。
原来,邱家峰每年都要为自家的水果销售发愁,卖了又觉得太便宜,不卖就全部腐烂了。国庆几天,她家的柚子、桔子很快就被游客抢售一空。
霍其平一家人也是旅游产业的受益者。花果山观光园开园,霍其平在景区当保安,儿媳是景区的售票员,妻子闲暇时在路边摆摊卖点土特产,一家人年收入超过6万元。
目前,观光园的南大门正在抓紧建设,道路扩宽到7米,增加100余个停车位,道路和停车场预计在年底完工,公厕、游客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预计在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以龙首峰点,辐射整个五峰山,发展全域旅游。方尔富介绍,五峰山村将以打造观光园为起点,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延伸产业链条,让旅游之花开遍五峰山。
未来,五峰山将延续良好发展势头,持续推进净化、绿化、美化、现代化建设,城市的后花园“连珠清澈地,叠翠花果山,早晚登高处,农家日日闲暇”的美好愿景必将实现。
值班总编:滕义 责任编辑:廖康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