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绿色生态优势 建设国家森林城市

胡琳

近几年来,恩施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主要建设指标均达到或接近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标准。

以绿为先,绘就森林城市蓝图

绿色是恩施市的最大底色,生态是恩施市的立市之本。恩施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市主旋律、绿满恩施主抓手、绿色发展主方向,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立足实际,突出地域特色,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编制实施《湖北省恩施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6年)》。规划以全域绿化提质增效为要求,突出打造中心城区精品的一环一轴、两区五楔、六带多园结构布局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形成林城相依、林水相谐、林人相睦,融“城、山、河、园”于一体的城市森林格局,为恩施市建成武陵山区中心城市和国际知名旅游城市提供生态保障。

以植为行,密织森林城市网络

因地制宜,全力推进以公共服务场所和空间为点,以城市道路为线,以城市公园配套为面,点线面有机结合、同步推进的“植绿”行动,密织森林城市网络。全市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达1910公顷,绿化覆盖率39.9%,绿地面积1771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26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22平方米,水岸绿化率86%以上,300米见绿、500米入园。

以公共服务场所和空间为点,实施“拆围透绿、见缝插绿、裸土复绿”行动。目前,已有40多家州、市直重点单位拆除围墙,一批违章建筑得到拆除。在主次干道两侧、城市边角余地、桥梁等三类区域进行植树补株、种草及绿化修复。在国有储备土地、在建工地、已出让长期闲置土地、临时渣土和砂石堆场、裸露山体、施工便道及“断头路”等七类区域开展裸土复绿工作,制订《恩施城区裸土复绿专项攻坚行动方案》,推行裸土复绿百日攻坚。

目前,城区“六纵五横四环三厂两廊一公园”城市脉络全线连贯,极大地增强了市民在生态环境方面的获得感。以城市公园配套为面,强力推进州城三级公园建设。高标准启动城市公园建设行动,着力打造10个州级公园,9个区域性公园和36个社区公园,形成三级城市公园分布有序、错落有致、特色鲜明的发展体系。目前,凤凰山森林公园已在中心城区形成城市绿肺,五峰山休闲公园已打造400亩水景公园、花海和沿河景观带,城区清江带状公园绿化建设初具成效,已建成14.4公里,主城区亲水走廊绿化建设已全面完成,两岸游步道贯穿绿茵之中,形成了乔灌草多样性的生态植被,彰显出具有恩施地域特色的绿水青山。此外,先后完成街头小游园建设30个。

以质为效,厚植森林城市优势

依托自然和生态资源富集优势,坚持把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推动森林城市建设向基层延伸,大力发展优势林业产业,更好地服务乡村发展,厚植发展优势。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林业。3年多来,共实施营造林面积27.53万亩,义务植树527万株,拥有林业用地面积408.98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8.71%,森林覆盖率65.78%,森林蓄积量1329.43万立方米。恩施市成为武陵山地区的一道强大的生态屏障。

二是聚力培育绿色林业。全市建立油茶、核桃等富硒木本油料林基地7.4万亩,发展林药、林菌、林畜、林禽、林蔬、林果等林下经济面积近20万亩,建成党参、贝母、川乌、当归等中药材基地面积13.13万亩,实现林(药)业产值近100亿元,“紫油厚朴”“板桥党参”“石窑当归”等获全国地理标志品牌,享誉海内外。全市已培育林药业产业企业及经营大户、专业合作社共823家。同时,围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发展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业。先后引资15亿元启动铜盆水、富尔山2个森林康养项目,创建了恩施大峡谷5A级景区、国家级星斗山自然保护区、梭布垭石林、清江画廊、鹿院坪等一大批生态旅游目的地,沐抚办事处被评为“中国森林养生基地”。

三是着力推进共享林业。大胆创新深入推进集体林业改革,让人民群众共享林业发展成果。

以法为本,牢筑森林城市屏障

依法加强森林资源精心管护,为森林城市创建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屏障。

一是抓好山体和水体日常保护。普遍推行“山长制”“河长制”,建立市、乡(镇办)、村三级山长、河长责任体系,全面保护好各类山体和水体。几年来,先后落实了生态护林员1902人,把管护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山头每一个责任人,既保护了环境,也解决了一部分困难群众的就业和脱贫问题。先后启动喻家河、大龙潭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加大饮用水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恢复保护力度。

二是做好森林资源动态监测。通过建立森林资源监管系统、划分保护区域、建设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形式进一步保护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生态系统,有效提升了森林资源的健康程度。据统计,全市有高低等植物199科929属2447种,红豆杉、珙桐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3种,古树名木保护率为100%。野生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有国家和省级保护动物54种。

三是加强违法行为打击力度。近几年来,先后密集开展了“绿盾”“天网”“利剑”“长江大保护”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征滥占、乱釆滥挖、乱捕滥猎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严守生态红线,共育秀美青山。同时,对木材加工、经营、运输等木材流通秩序进行了大力整顿,有效净化了行业发展环境,全市未发生破坏森林资源的重大案件。

(来源:恩施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