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消费提示 | 旅游者要警惕套餐式、预付卡式旅游

旅游消费提示 | 旅游者要警惕套餐式、预付卡式旅游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选择出游的人越来越多。近来,咨询预存旅游卡的市民日益增多,各种“惠游卡”“旅游贵宾卡”等预售类旅游产品打着购买优惠卡赠送出国(境)游、预存越多优惠越多等名义进行预售,看似优惠其实却面临着资金保存的巨大风险。在此,恩施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旅游预存产品有风险,办理时需谨慎。

下面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

一消费者在武汉市办理了某俱乐部会员证,当时承诺,会员在卡内预存一千元,可享受一次免费旅游机会,以及享有其他优惠与折扣。但最近会员们去兑现时,却发现对方人去楼空,相关负责人也联系不上了。目前,涉事游客已到法院起诉。

如何才能不着商家们的这些道?

关于预付卡的这些小常识你要知道

关于预付卡的小常识

part 1什么是预付卡?

预付卡是先充值后消费的债券凭证。


part 2预付卡的分类?

按使用范围不同,预付卡可分为单用途预付卡和多用途预付卡。这里我们主要讲单用途预付卡。

❖单用途预付卡是由商业企业发行,商务部监管,只能在本企业或同一品牌连锁企业消费使用。



part 3预付卡发行主体的资质?

预付卡发行主体的资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预付卡资金和使用的安全性。

❖单用途预付卡,商务部门规定,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类企业等,须在开展单用途预付卡业务之日起30日内办理备案手续。



预付卡存在的潜在风险1买卡容易退卡难

游客一旦购买旅游预售卡,就无法轻易退卡终止消费,如不能在有效期内消费卡内金额,逾期后卡内余额也难以退还。

2承诺容易兑现难

游客受商家的高额折扣、免费体验、精美赠品等吸引而办理预付卡后,往往发现很多商家的承诺变成了“空头支票”,游客甚至根本找不到合适的产品去消费预售卡。而且这类旅行通常旅行社结合报名情况再组织相关线路出游,因此具有极大不确定性,游客能否真正成行还是未知数。

3受限多

例如黄金周、小长假期间等往往不能使用,使用时一般都在淡季,甚至有一些产品是在旅游目的地风景最差的时段,游客旅游的整体感受也会大打折扣。

4低价吸引,自费处多

为降低费用,发行预售卡的旅行社在各环节中尽量压缩成本,比如航班选择价格低的中转航班或“红眼”航班,在景点游览中也多是外观,线路中充斥着各种自费项目和购物环节,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

5维权难

最关键的是部分预付款消费未签订具体合同,或者签订的合同对双方权利、义务、服务内容、服务时间等约定不明确。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游客难以有效维权。


预付卡小贴士

建议游客在选择旅游产品时,谨慎选择需要预付费办理旅游卡或会员证等形式的旅游消费模式,办理预付卡谨记:

01

如一定要办理,请仔细阅读与旅行社之间的消费协议(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02

要对合同中的各种事项约定清楚,不应用模糊不清或者模棱两可的用语,以避免事后产生消费争议,切忌盲目相信对方的口头承诺。

03

游客无论采用哪种方式付款,请一定确认所有费用是支付给旅行社的对公帐户,而收款票据一定是由旅行社出具的。

04

要谨慎办理大额预付费卡,并建议不要在经营业态尚不稳定(未开业或正在装修等情形)的经营场所办卡,以防经营者“跑路”。

05

在合同中明确支付方式、日期及卡证有效期等关键内容。如果在卡证有效期内发现承办的旅行社或相关单位无法兑现或人去楼空请及时到该机构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

恩施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提醒广大旅游消费者,不要轻信他人不合常理的利益回报承诺,出游一定要通过具有合法资质的旅行社,在签订正规的合同后再参加旅游活动,并注意保存相关票据,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END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