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硬是不想从这里过路,又臭又脏,无处下脚,现在堵塞问题解决了,总算可以舒心走路了。”3月5日,家住州城学院路的几位居民经过学院路人行天桥附近一处井盖旁边时边走边说,如果不是城管部门及时处理,还不知道要臭好久。
3月1日,恩施市市政公用局接到市民反映,称州城学院路人行天桥附近的下水道堵塞,井盖处污水直冒,造成路面上污水横流。
“我们得知情况后,迅速派人赶到现场查看。”据市政公用局工作人员介绍,当清掏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经过查看,初步断定是下水道内油污结块造成的堵塞。
为尽快疏通管道,当天下午,市政公用局就组织对被堵塞的下水道进行清掏和疏通处理。本以为堵塞不是很严重,在清掏工作人员清掏几个小时后,污水仍然从窨井里溢出,积水不仅不退,还变黑发臭,腥臭难闻,清掏工作人员只好从涵管的源头开始查找堵塞位置。
3月2日,市政公用局的工作人员带领专业清掏人员继续加紧对被堵塞的下水道进行清掏疏通。据清掏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找到涵管源头,打开窨井盖一看,庆幸的是此处的管道是直径600mm的涵管,人还可以下去。于是,清掏人员从涵管的源头钻进下水道查看堵塞位置,可只钻了31节管道就无法钻通了。
“堵塞位置找到后,由于堵塞位置比较深,不能用大型清掏设备作业。”现场清掏工作人员说,在没有其它办法解决的情况下,只能采取水泵边抽污水,人工在管道内挖,一桶一桶往外提的方式进行清掏作业。
“好臭!快点走……”在清掏现场,闻到的是阵阵恶臭,过往行人纷纷捂鼻绕道而行。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约1米深的下水道内,几名清掏工人全身是污物,他们正在进行清掏作业,窨井旁边堆积了大量黑色淤泥和杂物。
“此次我们对此处堵塞的186米,清除淤泥、油污结块及其它杂物近8个立方。”据清掏工人介绍,由于该区域住户和餐馆太多,日常生活中含油污较重的污水、粪便等长期排入下水道,遇冷凝固,再有一些杂物流入下水道,极易造成混合结块堵塞,行成大面积的积水后从窨井处冒出地面。此次清掏规模大、难度大、清掏量大,我们采取机械与人工作业相结合的方式,经过连续2天的紧张作业,直到3月3日下午,此处被堵的管道才疏通。
据市政公用局工作人员介绍,埋在城区各区域地表下的排污管经常会堵,堵塞物大多是不容易冲走的生活垃圾、淤泥、油污和食物残渣。如果造成堵塞不及时清理疏通,一到汛期,地表下排水管网就无法保证的雨水正常通过,势必会造成城市道路大面积积水,给市民的出行带来困难。
在此,城管部门呼吁,希望大家爱护公共设施,养成好的卫生习惯,不要向下水道内扔杂物,以防堵塞下水道,给他人和自己添堵。
编审:王芳 编辑:谭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