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蜀黍也摆摊?你没有看错。
“摆摊”实拍
不要以为警察只是抓坏人的,预防犯罪也是他们的重要职责。而且,将违法犯罪活动扼杀于罪恶的摇篮中,能让市民们少受损失,增强安全感。
最近,全国发生多起高校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的事件。开学季到来,某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们这些“肥肉”。
同学我跟你说,“招呼”上当。
为了戳穿花样百出的骗术,保证学生们的财产安全,昨天起,恩施市公安局刑警大队、视侦大队与土桥派出所联合出动,在湖北民族学院和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的醒目位置“摆摊设点”,为新生们上起了“防诈骗课”。
这些骗术你要注意 新生课堂
民警结合真实案例总结了大学生最易遭遇的7类电信网络诈骗。
七大骗术
★兼职刷单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网络兼职刷信誉广告,再利用QQ、微信与受害人联系,通过首笔返单的手段来骗取受害人信任后,告知受害人在购买商品后将返还其本金和佣金。后再让受害人登录其提供的网络地址链接,购买链接上的商品,得手后或在受害人有所警惕后立即消失。今年8月31日,恩施职院一学生被人通过这种方式诈骗3720元。
★网上“淘宝”诈骗
犯罪分子一般利用资金被冻结、无货退款等方式,诱骗用户提供银行账号和密码以及短信验证码。去年9月,恩施市居民黄某被一名陌生男子冒充淘宝客服,以网络订单存在问题退款为由,向其发送一条网络连接,黄某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3986元瞬间被转走。
★冒充公检法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学生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配合调查。警方提醒,公检法办案会通知当事人到执法场所,出示证件等,凡是不见面、不履行相关手续而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律拒绝。
★助学金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以向学生发放助学金为由,要求学生提供银行卡卡号和密码,或要求学生进行转账操作。今年8月19日,山东一贫困女大学生接到冒充教育局的诈骗电话,9900元学费被骗,伤心欲绝的她心脏骤停,最终不幸离世。
★“招聘陷阱”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短信、网络发送招聘虚假信息,一旦联系,对方会要求支付“服装费”、“介绍费”、“培训费”等,支付成功后继续设套,直到被发现为止。警方提醒,大学生网上找兼职一定要注意,勿轻信。
★微信截图诈骗
犯罪分子以微信二维码中的付款码冒充收款码,通过积攒送礼的方式,要求受害人发送付款码截图,从而实施诈骗。今年5月23日,恩施市刘女士看到朋友圈广告,积赞满28,送玩具车一辆,积赞满58,送遥控跑车。刘女士积满后,扫描二维码与商家联系,对方说要她提供微信钱包里的付款二维码截图。就这样,在几次发送后,对方都说失效,刘女士却收到了支付凭证,共计3000多元。
★盗取QQ冒充熟人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木马盗取QQ后对好友列表联系人发送借钱要求、刷单兼职等信息,引导受害人转账。警方提醒,一定要打电话或当面向同学和家人核实信息真实情况,不要盲目通过网络转账汇款。
同学,收好蜀黍这本“防骗宝典”
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骗局花样繁多
具有很强的欺骗性迷惑性
怎样才能不上当?
刑侦民警提醒广大学生
牢记
“六个一律”“八个凡是”
六个一律
☆接电话,不管是谁,只要一谈到银行卡、安全账户,一律挂掉;
☆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只要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电话转接退税、退款、发布帖”或者“领导干部打陌生电话要求办公室见面”的,一律挂掉;
☆所有短信,但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不点;
☆微信、QQ上领导、老板要求违规“财务紧急转款”,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或电子邮件,一律不理;
☆所有170、171、000、+号开头的电话,一律不接。
八个凡是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凡是遇到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
★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
★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凡是遇到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
★凡是遇到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凡是遇到自称领导(老板熟人)要求汇款的;
★凡是遇到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以上情况一律不能轻信。
现在电信诈骗无孔不入,贪心、虚荣心、占小便宜等心理都是骗子行骗的突破口。一旦发现自己已经被骗,要及时报警,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被骗后半小时内是警方破案的“黄金时间”。
编审:刘红 编辑:胡良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