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语文老师按住了颤抖的手...

最近,《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戏可以说是非常火爆了。除了冯绍峰赵丽颖的【一家三口】之外,里面的台词居然也上了热搜?

真的是语文老师看见,感觉都得罚个三天三夜!

鉴于剧中台词病句众多

担心其中一道会成为语文考题

下面就带大家圈圈“错”在哪里

-《知否》病句大赏-

1.就听过一些耳闻

【释义】耳闻,指听到的事情。

【错处】语义重复。耳闻一词已经包含“听到”的意思,无需再说“听过”。

2.手上的掌上明珠

【释义】掌上明珠,指拿在手中爱不忍释的珍珠。多用来比喻受到父母疼爱的儿女,特指女儿。

【错处】语义重复。掌上本来就有“手中”的意思,不需要再说“手上的”。

3.她恃宠不骄

【释义】恃宠而骄,指依仗宠爱而变得骄纵。含有贬义。

【错处】用词不当。“恃宠”本含有贬义,而恃宠不骄不知道是褒还是贬。

4.款待不周啊

【释义】款待,指亲切优厚地招待,是客人的敬语;而不周,指不够周到,是主人一方的谦词。

【错处】语义矛盾。款待和不周是两个语义截然相反的词,放在一起,前后矛盾。

5.若是我那三弟弟胜于我

自然是应该他来继承大统

【释义】大统,指帝业、帝位的意思。继承大统,特指继承皇位。

【错处】用词不当。男主人公的三弟弟不是皇家子弟,不可能继承皇位,因此这里不可以用“继承大统”,应该是“继承家业”才对。(默默地为乱说话的顾廷烨捏了一把汗)

6.满城文武的面

【释义】文武,指的是文官和武官。

【错处】错误用词。一般用法是“满朝文武”,指的是朝廷官员。

7.许多年纪不惑的举子

【释义】不惑,指40岁的年纪。

【错处】语义重复。不惑包含年纪的意思,无需再说“年纪”。这里可能想表达的意思是“年近不惑”。

8.你以后独个儿一个人

【释义】独个儿,指孤零零一个人。

【错处】语义重复。独个儿和一个人完全是相同的意思,只用其一便可。(主人公说这句话的时候都不觉得拗口吗?)

9.小女不错嫁个好人家啊

【释义】小女,是谦词,称自己的女儿。

【错处】用词不当。如果称呼自己家的儿女,用犬子、小女;而称呼别人家的儿女,应该用令郎、令爱。

10.五十万两余嫁妆

【释义】余,表示多的意思,指五十多万两。

【错处】语序颠倒。应该是“五十余万两”

11.家眷

【释义】家眷指妻子儿女等,有时专指妻子。

【错处】剧中死去的是卫氏,女主的母亲,不可用家眷这个词。

12.官家

【释义】官家这个词在古汉语里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皇帝,大家看《水浒》,说赵官家,说的是谁?就是皇帝。从五代起,官家就有了皇帝的意思。所谓‘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因为皇帝要至公无私,所以才称为‘官家’。

第二层意思,官家是指衙门,县衙门、吏部衙门、户部衙门等等,条条块块的各级衙门。这张桌子是谁的?官家的。这意思就跟现在说桌子是公家的、单位的一样。

第三层意思,指的是官僚个人,对官僚个人尊称的就是官家。

【错处】用词不当。剧中人物对称呼一个普通人为官家,明显是错误的。

13.文章写得

【释义】花团锦簇用作形容景色。

【错处】用词错误。不可用于形容文采。

看完上面的《知否》病句大赏后

不知道你们晕了没有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网友的搞笑评论吧!

剧中的台词频现史诗级翻车,不少语文老师想要批改的手,快要按不住了……

语文老师们感到头皮一紧……

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还有网友脑补出了被逼成强迫症的语文老师们

看电视剧时犯起职业病的画面

整个人入魔似地趴在显示屏上

用红笔一个一个作出修改标注……

《知否》看来是要步其后尘

为期末考试语文命题组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了!

庶母叫“小娘”?古代称呼你知道多少?

庶母叫“小娘”?

不好吧,唐宋明特指妓女。

剧中府内等级森严,“小娘”是盛府对妾室的称呼,比如盛明兰的母亲卫恕意被府里的仆人称为卫小娘,墨兰的母亲林噙双被称为林小娘,华兰的母亲王若弗被称为大娘子。这符合宋朝人的习惯吗?

青年学者、南工大浦江学院侯印国老师介绍道,在古代“小娘”大部分用来指没有结婚的女子,但唐宋明时期不同,特别用来指歌女妓女。“剧中用法可能来自于民间方言保留‘小娘’的说法,但那并不来源宋朝,而是后来由区域方言演化而来。”

“宋人可以称呼年轻女子为‘小娘子’,但‘小娘’却是妓女的专有名词。这在不少词典中都有这一条目”,侯印国说。

我们习惯了《红楼梦》里叫庶母“姨娘”,但那是明清的叫法,宋代该如何称呼妾室呢?陆游在《家世旧闻》里说:“八月,祖母生先君;九月,杜支婆生叔父。”所以,北宋年间的人称呼庶母,“支婆”或靠谱。

宋人除了称庶母“支婆”外,还有“妾母”或“少母”的叫法。朱熹说,“五峰(胡宏)称妾母为少母,南轩(张栻)亦然。”宋代又称妾为“小妇”或“小妻”、“次妻”、“少妻”。

习惯了“娘子”,其实女主人叫“主母”

另外,《知否》剧里采用和“主君”对应的称呼,把嫡母喊“主母”,这是合适的。早先,“主母”一般是指一国之主的老母亲,后来也渐渐演变为大家族里管事的女主人。

不过主母只是个统称,各种身份的人来称呼主母也是有其他称谓的。比如东汉刘熙所作的《释名》中说,小妾把丈夫称为“男君”,丈夫的原配就称为“女君”。

历朝历代对嫡母的称谓也很多,如“娘娘”“大人”“姊姊”“家家”“娘子”等等。比较奇怪的叫法,是北齐高家把亲娘喊“姊姊”。

一家之主叫“主君”,子女直接叫“爹”

在剧中,女主的父亲盛紘是扬州通判,这个一家之主被家人称为“主君”。为何不是“大人”“官人”呢?

早在先秦时期,“君”就是下层或孩子们对贵族、长辈们的尊称。后来,“家君”“尊君”“家公”这类的称呼不绝于书,“君”已有代指尊称一家之主的意思。

至于盛家子女们怎么称呼这个一家之主,侯印国表示,剧中用了“爹爹”一词,最合适。《四朝闻见录》里,宋高宗称宋徽宗,就是喊爹爹。清代梁章钜的《称谓录》又举例佐证,证明宋朝宫闱里对皇帝都称“爹爹”,后来民间也由此沿用。

本期病句赏析大会就到这里啦

你还找到了那些错误?欢迎留言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