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胜轩:我与改革开放40年

我与改革开放40年

改革开放40年来,我读书12年,从教26年,我想用凡人小事,平淡话语,记录其间自我的成长,以及身边人与事的变化。 

                                                                                                                      ——郑胜轩

[编者按]一代中师生的人生缩影,一段记录农村基层教师的徨彷、坚定与美好祈盼的人生故事。文章回忆了作者改革开放初期的艰难求学经历,从教伊始的彷徨不定与艰难抉择,以及后来坚定在农村从教的信念。字里行间,流露出普通公民分享改革红利的喜悦与幸福,对伟大民族复兴的渴盼与坚信!

艰难岁月 发奋读书

“妈妈,我满6岁了,我要读书!”40年前,我对着母亲撒娇。“还过两年再去读书!你幺姐都还没有读书,比你们大的哥哥姐姐们还在读书呢。”母亲一边剁着猪草,一边漫不经心地对我说。这一天,正是1978年的一个夏末初秋之日。

1980年秋,年满8岁的我终于进入了大队的小学,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每天神气地拎着马牌洗衣粉塑料口袋(这是我的书包),塑料口袋里装着语文、算术、哥姐们用过的没有封面和封底的字典,还有二哥帮我自制的木料笔盒,笔盒里装着永远不超过10厘米长的秃头铅笔,还有哥哥姐姐们用了三分之二的橡皮擦。就这样读完了二年级。三年级后,“书包”里终于增加了丝毛草杆绑着的圆珠芯笔和笔尖老是分叉的钢笔。1985年秋,我拼尽全力考入了公社学校的五年级!基于我的优异表现,父亲奖励了我一个铁笔盒,大哥奖励了我一个用旧了的帆布书包(这可是他高中时的最爱)。

激励的作用永远是巨大的--配上“新式装备”的我一鼓作气考上了初中!在四年(期间因脑膜炎休学一年)包谷饭(或大米饭)配合渣的一日三餐里,知识给了我更多的营养。1989年秋,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我考取了号称“铁饭碗”的中等师范。仿佛记得,师范的标配是每月29.5元钱、34.5斤粮食(时间久远,记忆可能不准)。与初中的一日三餐相比,师范的生活简直太好了。

初为人师 彷徨前行

在1992年骄阳似火的六月,我背起了回家的行囊,告别了求学三年的师范。在回乡的客车里,我的心有点轻轻地颤抖,但没有撕裂般的痛楚:实现家乡园丁的梦想近在咫尺,还有怎样的痛能抵挡住即将临近的幸福?

8月,我服从组织分配,到家乡的一所辅区学校开始任教。

从教伊始,或许是因为我的青春与活力,或许是年轻人的进取与谦逊感染着了身边的同事,吸引了伯乐的目光。时任区教育站站长和校长,大胆启用了从教仅一年时间的我担任学校政教主任,兼学校财务出纳。此时,我的月工资不足100元。工资实在太低,我想改变。1994年,全国政法系统面向全社会招考,我费劲九牛二虎之力购买了考试资料,熟料被老父于考场中劝阻回家。1995年,我执意放弃现在工作,要到沿海地区闯荡,却被老父老母的泪水留在的家乡。此后,在彷徨与不甘中,我继续担任辅区学校教务主任、党支部书记,并在该校担任班主任达17年之久(17年之后的2009年,我的月工资才达到了800余元)。

我从教第一年就担任四年级班主任,一直将这届学生带到了小学毕业。班上有一位李姓孤儿,家境极度贫寒,我接济了他三年。他因贫困未上初中,失学后因生活所迫触犯了法律,我到看守所探望他,鼓励他重新做人。李姓孩子出狱后,我没有嫌弃他,建议他自谋出路,堂堂正正做人。后来,李姓孩子靠摩托车出租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现在,昔日的李姓孩子早已娶妻生子,小日子过得幸福美满,在他心中,我就是他真正的“再生父母”!

这件事情让我认识到:班主任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班主任则是孩子“再塑生命的人”。爱自己的孩子是小爱,爱别人的孩子才是大爱。也正是这件事触及了我内心深处,坚定了我坚持从事农村教育工作的信念。我重新设定了自己的人生座右铭--“抬头是山,路在脚下”,并在日常教学中践行我对爱的承诺--“用父爱温暖学生”。

病魔无情 人间有爱

2007年5月,我35岁,从教15年,结婚8年,儿子7岁。此时,妻子已怀孕二胎4月有余。夜已深,我在学校宿舍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妻子病了,住进了市医院,七旬老母在医院守护着她,七旬老父在家陪伴年幼的儿子,不知他们怎么样?凌晨四点,医院告急:妻子病危!

没有丝毫的犹豫,我用电话惊扰着领导和同事。安排好教学工作,我骑上摩托车直奔医院。拂晓的医院格外的宁静,而ICU病房却忙碌异常,妻子已气若游丝,命悬一线,州、市心血管疾病顶尖专家正在临床抢救、会诊。在泪流不止中,我认可了放弃胎儿,救治妻子的建议。上午9时,主治医生确诊后告知,妻子患急性风湿性心脏病,病情极为严重,因恩施州目前不具备手术条件,院方提出三点建议:首选方案是家属筹备30万元,空运病人到省人民医院手术治疗;备选方案是转州人民医院保守治疗,待病情稳定、医院有条件后再行手术治疗,但住院费用难以估计;第三方案是放弃治疗,准备后事。我说,第一方案于我不现实,接受第三方案的话,我不配做人。于是请求医院按第二方案施救。2011年3月,妻子终于在州医院具备条件后成功进行了心脏手术,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四年以来,我负债近30万元,坚强地扛着家庭的重担,鼓励妻子与病魔作斗争,抚养年幼的儿子健康成长。其间,中风偏瘫2年的老母亲也撒手人寰,患有严重肺部疾病的老父屡次住院。面对人生的磨难,我咬牙坚持,不言放弃,用半头白发换来家庭、工作两不误。邻居和同事都夸我是一位负责任的顶梁柱、一位负责任的好老师。但我心中明白:如果不是领导同事亲人朋友们的关心接济、如果国家还没有实现合作医疗、大病救助制度,妻子恐怕难逃被病魔夺去生命的命运。如果不是后来逐年工资及其它待遇增长,我也可能被债务压垮。

心存感恩 甘于奉献

2009年9月,组织上关心我,把我调到离家最近的初中任教,并继续担任班主任工作。此时的中学正处于“山雨未来风满楼”的特殊时期,学校管理出现松懈,教师队伍思想浮动,在风雨飘摇之时,学校迎来了致命的打击:出现了一次特大的安全事故。这次打击迫使这所老校告别了昔日的辉煌,学校负债累累,领导焦头烂额,教师人心惶惶,只求自保,校园内充斥着悲观失望的情绪,人际关系矛盾重重,教学质量直线下滑。终于,在2013年的中考中,学校跌入了历史的最低谷。

对于个人的教育生涯而言,我在此前的17年中,基本上是伴随着平稳甚至辉煌度过的,而如今,我却要面对浴火重生的洗礼!学校的困境对于我这样一个曾经的本校学生、一直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的中年教师而言,心情真的很失落。一种前所未有的挫折感煎熬着我的心灵,带着一丝“负罪”和“救赎”的心理,我用了较长一段时间进行观察和反思,从一个普通教师的角度来审视学校的辉煌与沉沦,从一个普通家长的角度来审视学校的兴衰与成败,从一个有良知的草根阶层来审视学校的形象与精神。

面对学校的极端困境,是选择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在良知和职业道德的双重拷问之下,我选择了坚守。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个人之力虽然微不足道,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013年秋季,我临危受命,接受学校安排,重新担任了已经辞去四年之久的学校中层职务。我走进社区和学生家庭调查访问,和当地党政干部、本校教师沟通交流。我对学校不良风气直面抨击,对重建教学常规出谋划策、身体力行。我鼓励同事们重拾信心,守住职业底线,用双倍的付出找回尊严。几年来,我率领一支由学校各学科带头人组成的教学科研团队,引领全校教师参与校本研训工作;我还亲自担任学校网站站长,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担纲重担。我坚信,只要付出,必有收获。2015年,学校各项工作终于全面走向正轨,教育教学质量重现昔日辉煌。

26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亲手教过的孩子至少在3000人以上,其中有一半学生的班主任是我。清晨6点上班,晚上10点下班是我的工作常态。从教以来,我不知关爱过多少留守孩子、单亲学生。一位曾是我学生的谭姓少年初中毕业后随父母外出打工,却因年龄不足到处碰壁,他的父亲向我求助,我将他介绍到恩施市职业中学学习挖掘机驾驶与修理技术,现在,他工作无忧,家庭幸福。一位就读大学的向姓女孩在给我的信中写道:春寒料峭的深夜,病房里不再孤寂,因为有您的陪伴。请允许我再深情地呼喊您一声:老师,不,爸爸!

我现在的家庭,妻子已恢复健康,儿子已经在国家重点一本大学求学,老父也托国家之福、子女之孝身心俱佳。历届学生也时不时来探望我一番,我心甚慰:桃李满天下,或许于我不再是梦想?当我的梦想实现之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将实现!

总编:朱述耀  编审:田仁超 编辑:李婷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