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云:一片茶叶筑富路
全媒体记者 严鹏 通讯员 万勇
王雪云正在指导茶农剪茶。
深秋的沙地,暖意阵阵。
“老黄,茶园修剪好了没?”11月20日,在恩施市沙地乡秋木村,政协委员王雪云又一次来到贫困户黄世柏家中,查看茶园的管理情况。
“头年修的好,来年大丰收,莫怕把茶树剪疼哒!”看见黄世柏整齐规范的茶园,王雪云心中甚是高兴。
“跟着王总干,有账算,信心足!”2018年,64岁的黄世柏在4亩茶园里挣了12000多元,加上在茶厂打零工,全年收入2万多元。
脱了贫还致了富,老两口心里美滋滋,“我还准备发展1亩茶,包谷都不栽了。”
和黄世柏一样,75岁的贫困户谢守翠也收到了发展茶叶带来的“红包”。
“最高一天卖了1100元,你看我4亩茶卖了1万多,这事儿搞得!”掰着指头算账,正在打理茶园的谢守翠干劲儿十足。
“只要大伙儿愿意跟着干,肥料和技术都是免费送上门。”王雪云现场承诺。
“这边资源好,环境优,老百姓都很勤劳。”2017年,从事茶叶多年,身为政协委员的王雪云来到沙地乡开辟“新战场”,成立了恩施市沙地乡为民生态农业合作社,吸纳社员173户,其中贫困户75户。
“要提高老百姓对茶叶的认识是不容易,但你只要用心做,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哈。”挨家挨户讲“茶经”,田间地头话“茶事”,一门心思做茶叶的王雪云得到了群众的支持。
“以前种了没什么收入,好多都砍柴少了。”村民杨文秀种茶多年,但茶园的收入不理想,“王总来了,有技术,有价钱,有收入,秋茶都卖出春茶价了。”
“茶叶的农残,我们进行不定期的检测,一旦发现,我们绝对不收,并且拉进‘黑名单’。”对茶叶品质,王雪云丝毫不让步。
逐户宣传标准,茶园定期巡查,上门技术指导,组织外出培训,强调品质的王雪云逐步赢得了“口碑”。
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王雪云的茶叶已远销到江苏、深圳等市场,合作社的年产值从400万到突破800多万元,茶农户均收入达7000元左右,茶叶真正成了农民持续增收的特色产业。
“按照这个行情,明年应该可以突破2万块。”6亩茶,村民范绪胜在2018年收入了16000多元,对于未来,他充满信心。
“贫困户收入高,得到的农资就越多,优惠也就更多。”王雪云优先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免费发放比普通百姓高一倍的农资,并按照鲜叶交易总额的4%返农资或分红。
“身为政协委员和企业人,参与精准扶贫是我的职责。”王雪云主动对接贫困学子,为其进行持续帮扶。
2018年,王雪云和茶农新发展茶叶1000多亩,并在套种黑豆和绿豆500多亩。
“充分发挥茶叶销售线路的作用,在农产品销售上试试水,为更多老百姓带来实惠!”多元化发展,转型中的王雪云有自己的打算。
“扩大产房,更新设备,引进技术,继续提升茶叶的附加值。”想方设法谋发展,面对茶叶大市场,王雪云正用小茶叶绘织着致富梦。
总编:朱述耀 编审:田仁超 实习编辑:覃李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