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严鹏
“这几天温度一哈就下来了,刚去给‘姐姐’买衣服回来。”11月7日,在恩施市沙地乡鹤峰口村水井湾组,记者碰到刚下车的夏正彩。
“这衣够厚,样式可以,料子也好,‘姐姐’这个冬天足够了。”夏正彩边说边摆弄着棉衣,脸上露出笑容。
她口中的“姐姐”,就是她赡养了20多年的邻居罗青香。
“你给她穿上试试,今天在门口守了你一整天。”夏正彩的丈夫何名干在一旁搭话道。
穿衣,扣扣子,整理头发,夏正彩动作熟练,“还蛮合适的,很精神。”
而此时的罗青香,只紧紧抓住夏正彩的手看着。
“也是造业,丈夫过世,儿子出走,一个人身体不好。”每每说起罗青香的遭遇,夏正彩不禁感触落泪。
40年前,罗清香的丈夫黄发斌捡拾柴火时掉入山崖,丢了性命。丧夫的罗青香和6岁的儿子黄吉荣相依为命,过着艰苦清贫的日子。
“几间草棚子,母子俩日子比较艰苦。”回忆以前,何名干是见证者。
儿子黄吉荣结婚后,常年在建始县生活,“20年了,黄吉荣就回来一次,待了一周。”夏正彩说。
天有不测风云,在广州打工的黄吉荣得了肺积血,需要长期治疗。而这时,黄吉荣的妻子向他提出了离婚。面对长期的治疗费,黄吉荣不敢辞掉工作,仍坚持带病上班,依靠单位的医疗保险维持治疗,因此对母亲的照顾更是越来越少。
“基本不能动了,吃饭都要喂。”1995年,积劳成疾的罗青香丧失了劳动力,而刚嫁过来不久的夏正彩得知情况后,每天抽时间到她家中打扫卫生、挑水、砍柴,做好饭菜送到老人手中。
“我们家里也穷,五口人靠3亩地薄地支撑着,何名干偶尔在外面打些零工赚取开支。”夏正彩回忆,有时候她宁愿自己少吃点,也要让老人吃饱。
地里干活,整理家务,照顾罗青香,“夏正彩脾气好,再辛苦都要把饭给罗青香送去。”何名干看在眼里,心里也琢磨着新想法。
“我们干脆把她接过来,我们一起住吧,咋样?”琢磨了很多天的何名干主动说出了心里话,两人一拍即合。
2000年,她们征求老人的意见后,将罗青香接过来一起住。
“我真的没想到,丈夫这样支持我,感谢他对我的理解。”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夏正彩感动地说。
“我们两家虽是邻居,但比亲人更亲,这辈子我们就来照顾罗青香。”何名干语气坚定。
穿衣、洗脸、梳头、吃饭,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把罗青香打理整齐顺当后才下地干活儿,而穿着整齐的罗青香就在家“看屋”。
“你看我的冰箱,鸡蛋,豆皮,粉条,饺子,我都准备着,她喜欢换个口味吃。”细心的夏正彩趁着赶集,就给老人准备吃穿。
“上次老人想吃肉,我没有准备,她还‘嘀咕’了几句。”说起这事儿,夏正彩就笑了起来。如今,夏正彩都会准备一些蒸肉和骨头。
2013年,考虑到夏正彩家的现实困难,村里准备将老人送往养老院安度晚年,罗清香得知此事后,非常不愿意,一连几天都闷闷不乐。夏正彩猜透老人的心思,“哪儿都不去了,我照顾您一辈子。”
为了让老人自己选择衣服穿,夏正彩每天把衣服洗干净后,晚上就放在她的床头,她喜欢哪件,夏正彩就给她穿哪件。
“罗青香享福啊,有一个这样好的‘妹妹’,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啊!”邻居郭喜龙在一边说起。
“这是家风,是传统嘛,夏书记不也是这样么?”70多年的邻居何振阶说。
夏书记是夏正彩的父亲,赡养过一位外省来此地安家的邻居24年,如今每年清明节,夏上权还会带上香蜡纸烛到付同才老人的坟上祭拜。
“从小就深受父亲影响,经常教导我们要与人为善,莫有害人之心。”夏正彩这样说,也正在这样继续做着。
“两个姑娘经常打电话问罗青香的情况,这点继承了她妈的特点了。”说起自己的两个女儿,何名干高兴地说起。
记者手记:罗青香是幸福的,她遇到了如此善良的“妹妹”;夏正彩是幸福的,她正在用自己的善举诠释着孝顺的内涵;夏上权也是幸福的,他用行动解释“善”,也将“善”传承开来。
孟子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夏正彩和罗青香老人既不是直系亲属关系,更不是父女关系,却能20多年如一日,演绎了一段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人间真情。夏正彩之举虽称不上“壮举”,但足以让人动容和钦佩。
有人说,真爱是人世间最动人的音符。“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是我家里的宝”。这是夏正彩发自肺腑的话语,她用爱心为老人尽孝道,用真爱谱写新时代的美德,奏响了人世间最动人的那个音符,她的平凡之举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总编:滕义 编审:田仁超 编辑:田仁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