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台大舞台 能忍得方获得
——关于做好新时期政务研究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国当代作家路遥,有一篇文章叫《早晨从中午开始》,当生命进入中午的时候,工作要像早晨的太阳一般充满青春朝气,这是一个文字工作者的艰辛和执着,很多时候我们就过着这样的生活。借此机会,我结合从事政研工作的实践,谈几点感悟,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研究工作是一座山,登高才能看得远
荀子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从事政务研究工作,就是一场漫长的登山旅途,山路崎岖漫长,只有立志如山,视责如山,胸怀丘壑,才能勇登峰顶,登高望远。
一是压力大如山。“事非经过不知难”。大家都说:搞政研工作的不是一般人,一般人不愿意干、一般人干不了、干的人不一般。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项工作具有的挑战性、艰巨性, 对从业者素质要求有很高的门槛。思想的高度、思考的深度很难;不同领导、不同风格很难;身在兵位,心想帅事很难;工作量大,要求极高很难,时时处处都要 “跳起来摘桃子”。从事政研工作要经常加班加点,在最想休息的时候不能休息,工作压力很大,受表扬的快乐总是短暂的,而压抑的情绪却是持久的。
二是责任重如山。古人讲“文以载道”,“文章千古事”。毛泽东说,革命胜利就是靠笔杆子和枪杆子。邓小平也说过,当干部就是用笔杆子来领导。这里的“笔杆子”指的是从事幕后研究的人。人 类拿笔杆子的历史少说已经有几千年了,相比较于拿枪杆子来说,人类拿笔杆子的历史要比拿枪杆子长得多。凭心而论,单讲一支笔杆子的重量,似乎微不足道。但 实践证实,笔杆子不但有着强大的力量,而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毫不夸张地说,好的有力的笔杆子,完全能够成为人类一种征服自然的力量。人类的历史就是靠笔 杆子传承下来的,人类的文明同样也是靠笔杆子增辉的,可见责任重如泰山。
三是立志坚如山。人来到这个世界,总会有爬不完的山。山虽然高,但只要你只要不停地向上走,就有翻越的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政研工作就是写个材料,其实材料只是一个载体,是通过文章来表达思想、研究问题。从事政研工作就是不断探索求新,释放知识储备,挑战智慧极限的过程,只有树立坚定的意志,勇登高峰,才能看清山的高深与巍峨,视野才能豁然开朗,思路才能拨云见日,才能明晰发展的现状和方向,才不会贻误发展的契机。
二、研究室是一块砖,方寸之间刻江山
党员干部常讲,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研究室就是政府的一块砖,搬到哪里、放到哪里都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而且还能发挥参谋部、智囊团、神经中枢的作用。
一是参谋部重在“谋”。王国生省长讲:政府研究室承担着政府重大决策调研、重要文稿起草任务,岗位特殊,责任重大。冯巩有个相声说,一个点子能救活一个厂子。研究室的一个建议,可能会变成党委政府的一个决策,转化成发展的一项成果,带给群众一份利益。政研 工作只有抓住“谋”字,善于“小题大做”,注重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才能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比如,从当前湖北来讲,如何融入“一带一路”,如 何加快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问题,进行深入谋划,有独到的见解,能提出别人想知而未知,甚至出人意料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观点,为政府领导当高参、出高招、设大谋、献良策,从而给领导以深刻启迪和重要参考。
二是智囊团要出智慧。研 究室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研究”,智囊团出不了智慧是很难立足的。那么智慧从哪里来?我觉得应该从群众中来。北平刚刚解放时,毛泽东进颐和园,见园中空无 一人,便问人都到哪里去了?有人解释是为了安全把人都清理出去了。他听罢很生气说,你们搞什么名堂?把水排干了,鱼还讲什么安全。毛泽东关于干部与群众鱼 水关系的形象比喻,对指导研究室工作仍然具有深远意义。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散见于点滴的言语中,蕴藏在生活的细节中。坐在办公室出不了智慧,凭空抓破脑 袋出不了智慧,只有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资料、鲜活素材,这样我们的思维才有深度,认识才有高度,制定的政策才会更接地气,带有泥土气,我们的智慧就会像 甘甜的泉水一样源源不断。
三是神经中枢不能神经衰弱。神 经中枢是由一个个神经元细胞构成的,每个细胞活力强,中枢才能畅通无阻。据初步调查,全省各级政府研究室系统干部,都面临青黄不接现象,老的走不了,新的 上不来,骨干力量不多,人才断层严重,很容易导致神经衰弱、神经紊乱。然而,能够胜任研究室工作,并不是招个大学生就能解决的。从事这项工作的经验和能 力,是在长期的磨练中提升的,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没有天赋干不了,没有勤奋干不成,没有文化干不好,没有人格干不长。因此,从长远看,只有从体制上、制度上注重人才培养,建立人才梯次结构,才能让神经中枢更加健壮。
三、研究人是一杯茶,苦中也有甜滋味
都说从事政务研究的人辛苦、清苦、孤苦、心苦。但所有研究人都是甘于吃苦、化苦为甜的人,如同一杯浓浓的茶,浓茶虽苦,但有助于提神,有助于代谢,并且余味无穷。
一是茶虽苦能提神。众所周知,茶叶中的咖啡碱因具有提神解乏与增加感觉力、思考力等功能。政务研究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诸领域。工作过程中,研究人都有这样一种强烈感受,越是多写越会感到知识的不足,越会迸发出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的劲头。对从事研究的人而言,孤灯黄卷穿越的是文明之光,悬梁刺股传承的是精神力量。学习没有过去时,永远都是现在时。只有自觉把读书当作一种习惯、一种操守、一种追求,融入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让人神清气爽,才能形成新的思想和看法,才能进行知识再生产。
二是茶虽苦助代谢。茶不仅有提神解乏之功,更有促进新陈代谢之效。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学习力就成为最大的竞争力。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国内外形势在不断变化、政府工作在不断调整,要求研究人必须始终处于学习状态,不断更新知识,在学习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思维、更新知识,适应社会的变化。为了写好每一篇文稿,总是不停地学习、创新、创造。研究室为从事研究的人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知识代谢平台。
三是茶虽苦余味无穷。研究人的工作难免对不起自己的身体、对不起自己的家庭、对不起自己的朋友。为了工作,甚至会受苦受累又受气。尽管如此,但研究人没有怨言、没有动摇、没有退 缩,因为大家始终坚信甘苦相伴相生的道理。近几年来,全省各级研究系统干部在苦干中茁壮成长,很多领导干部都是从政研工作岗位上走出来的,成长起来的,写 材料本来就是学做决策、学做领导。历史上,不少思想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教育家都是鼎鼎有名的大笔杆子。政研工作是一项很有前程的工作,也是一个的锻炼 干部、培养干部的地方,也是一个出干部的地方。
四、研究精神是一口气,精神也能变物质
物质与精神是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李鸿忠书记讲,不松气、不泄气、憋足一口气,运好“三口气”就是强调精神的力量。做人也好、做事也罢,凭得就是一口气,靠得就是一股劲。
一是忠诚的品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干部就是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我们应该把 绝对忠诚作为第一品格,忠于党、忠于事业、忠于人民,要把对事业的忠诚和追求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要保持坚定信仰,以理想信念作为支撑,信之愈深,行之愈笃。只有把党的信仰深入骨髓、融入血脉,不断在学习中确定、在实践中印证、在追求中升华信仰,才能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二是恋人的激情。从事任何工作,要想做好,没有激情是不行的,克服苦最好的办法就是热爱,要像写情书一样对待每一篇文稿,要拿出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文稿是最能检验工作态度和精神状态,是应付着写,还是用心去写,透过文章一眼就能看出来。我认为,材料不是用笔写出来的,是用心写出来的,心境有多高,文章就有多好。既然写材料横竖是个苦,那就拿出精气神,干出样子来,用激情拥抱生活,用激情燃烧岁月,用激情对待工作,才能出佳作、出精品。
三是跳好集体舞。竹子有一特点就是群生,孤零零的单竹是无法生存的。这说明团队成员之间,只有大家抱团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每个人的成功都是团队的成功,每个人的失败都是团队的失败,每个人都与团队密不可分。一个人再有本事,智力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处理好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古人云:文人相轻,武人相重。我们研究人要克服文人相轻思维,有活大家一起干,辛苦大家一起受,加班大家一起熬,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帮助,跳好集体舞,奏响大合唱,就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当前,“中国梦”激荡人心,“五个湖北”建设步伐铿锵。作为荆楚儿女的一份子,我们研究人也是有梦想的,我们的梦想就是要拿起手中的笔,发扬“新愚公”精神,为谱写中国梦的湖北篇,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本文作者 韩庆仪 责任编辑 吴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