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艺术中闪耀
——记恩施市非遗保护传承展演中心主任覃涛
记者 童秀清 沈宏臣 通讯员 朱姣
“和恩施扬琴传承人商议第二届艺术节的事情,筹备恩施州首届艺术节参演节目,准备9月份在武汉举行的舞蹈比赛节目……”见到覃涛不太容易,他太忙。
说起为何从事文艺工作,覃涛笑称自己是“三考文工团。”2003年、2006年、2010年,他先后三次考试,才“正式”进入文工团。
工资低,没有编制,从2005年到2010年的几年时间内,覃涛也萌生过放弃的想法。
“是什么让我一直坚持?”覃涛说,能坚持下来,全靠对文艺的热爱。
正是这种坚持,覃涛演唱的恩施本土歌曲《美丽的清江》、《清江闯滩》、《哈格咂》等,在州、市举办的歌唱大赛中多次获奖。
一专多能。覃涛这样评价自己,也这样要求自己。会唱、会说的他先后担任恩施市春节晚会、“土家女儿会”等大型活动的节目主持人。在北京、上海、澳门等地的对外文化交流中,他也担纲声乐演员、节目主持人等角色。
不断的学习和对艺术的孜孜追求,覃涛逐渐成长起来。2012年,他参演的剧目《嗯嘎·女儿会》获得由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颁发的表演金奖。
也是在2012年,覃涛接手恩施市非遗保护中心全面工作。面对这个有着60年发展历程的单位,覃涛一直在思索,如何才能既传承专业文化艺术,又开拓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重担在肩,迎难而上。覃涛没有退缩,在文化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他积极争取,在全省、全州率先示范,推动两大业务的有机接轨,保留住了基层文化阵地。
覃涛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更是“非遗”文化的优秀传承者。2014年,恩施玉露制作技艺被国家文化部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以此同时,女儿城、白杨坪、三岔红土等10多个非遗传承基地的建成。恩施市非遗保护传承展演中心的亮点工作,被省文化厅表彰为“首届湖北省十佳非遗保护行动”之一。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同时,覃涛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行”。
“组织一场文艺活动,策划、主持词撰写很重要,要写好也很难。”覃涛回忆,2009年在写恩施州第六届运动会主持词时,他把自己关在屋里整整一个星期。
“工作是逼出来的。”2007年至今的9年时间内,覃涛为恩施州第六届运动会、恩施市春节晚会、恩施土家女儿会等重大节庆日活动等撰写策划方案、主持稿30多万字。
绚烂夺目的民族文化,独具韵味的生态旅游。覃涛成功策划了盛家坝油菜花节、万人插秧节,白果乡土家幺妹村,白杨坪麂子渡生态休闲旅游等活动。
“到一个地方火一个地方。”覃涛和他带领的团队每到一个地方,就“点爆”一个地方。
组织活动,出精品!土家风情歌舞诗剧《嗯嘎.女儿会》、民歌表演唱《哪门搞起》、恩施扬琴《镇船石》、舞蹈《摆手的幺妹等等我》,一个个文艺精品在覃涛的策划下不断涌现。
恩施文化走出大山,走向世界,且不说土家女儿会、春节文化活动、送戏下乡等精彩纷呈的文艺活动。
就在近些年,恩施土家风情歌舞诗剧《嗯嘎.女儿会》亮相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恩施参加了在山东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赴澳大利亚、法国巴黎、香港、澳门进行文化交流……
值班总编:滕 义
责任编辑:廖康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