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洞下槽)别有洞天洞下槽

全媒体记者 赵盛迷

雨雾中的洞下槽

洞下槽茶园风光(资料图片 刘全生摄)

5月24日清晨,薄雾弥漫。沿着蜿蜒山路,走进白杨坪镇洞下槽村,一路上特色民居,茂密茶园,在青山绿水间,俨然一幅美丽乡村图景。

洞下槽村位于白杨坪镇东南部,截至2017年底,全村脱贫262户795人,留存贫困户19户58人,是 “湖北省绿色示范乡村”。

从2008年第一条水泥路进村,到现在村里有6条公路可以通往恩施城,从“鱼米小乡”变成“茶园之乡”,从山间小村到旅游新村……10年里,洞下槽村发生巨大变化,大家都说“漫步村内,一步一景、别有洞天、美不胜收。”

2017年以来,对口帮扶单位州委办公室结合洞下槽村实际,因地制宜,走出一条“茶蔬果共生、文旅娱融合”的产业发展路子。

“现在全村茶叶种植面积有11000亩、可采摘面积8500亩,年产值近3000万元。”洞下槽村第一书记谭剑介绍说。

走“特色化、精品化”发展之路,州委办公室争取茶叶加工标准化项目资金400万元,改造有机茶园1000余亩,盘活村集体茶园1000亩,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

“你看,这种的就不能要,必须精挑细选!”茗丰专业合作社副总经理肖英高在车间指导工人挑选茶叶杂物。这家国家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有茶园面积6000亩,社员300户,是洞下槽村四个茶叶专业合作社之一。

“与同期相比,今年销售量上升了50%。”肖英高自豪地说,合作社创立的“蓝焙·恩施玉露”品牌硒茶已走出山门、畅销全国、“饮”誉海外。

在洞下槽村,这样的合作社有4个,他们抱团发展,共同打造“洞下青露”硒茶公用品牌,推动茶叶全域绿色化生产。

产业发展起来了。万亩茶园沿着层叠的山峦蔓延开来,茶陇吐翠、茶叶芳香。

做强茶产业,做好养殖业和做大旅游业,该村不断培育群众新的收入增长点,全力打好产业发展“持久战”。投资1000余万元的休闲养老观光园已初步建成,10余户农户发展民宿,成功打造“城郊果蔬科技产业园”,自筹资金15.3万元为贫困户送仔猪156头、仔鸡5640羽,支持贫困户发展养殖业。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白面墙、青黛瓦、绿荫绕,在洞下槽村,人人活在画卷里。

洞下槽村筹集资金100万元,率先启动“厕所革命”,推进粪污等环境突出问题治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系统治理, 25°及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守护绿水青山,看住金山银山。

旅游公路改扩建,组级公路硬化,环村自行车绿道、施宜古道、游步道、法治广场,一个个基础设施的建设,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筑牢脱贫攻坚底盘。

“口袋”鼓了,“脑袋”富了。洞下槽村是百年恩施灯戏发源地,灯戏,成为该村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载体。

“我们晚上练到9点多,一点都不觉得累。”在灯戏州级传承人朱明,55岁的朱迎春和40多位村民一道,自发在村级文化广场一起学唱灯戏。

去年,该村组织“四好”评选活动,600多名村民踊跃参与,大家争当好婆媳、好邻里、好妯娌和好榜样。

“我们以‘四好’的典型事例为原型编排灯戏表演,用小角色讲述大道理,用唱的方式来传达精准扶贫政策和村规民约,受到大家广泛欢迎和喜爱。”朱明说。

扶贫扶志,扶贫扶智。“尖刀班”通过村民大会、屋场会、小组会等方式,与贫困群众交朋友,堂前屋后拉家常、田间地头讲政策,内挖潜力。洞下槽村籍的13名在校大学生寒暑假期参与脱贫攻坚,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引导身边人。

惠民政策兑现落实到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到位、社会力量支持资助到位、科普教育推广示范到位,州委办公室在战斗方略上精准施策,全力打好差异扶贫攻坚战。

历史文化厚重的施宜古道穿境而过,自然环境优美的荷花池生态湿地静隐深山,内涵丰富的茶文化走廊醇香正浓,整洁卫生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别有洞天”的洞下槽村正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阔步前行。

总编:朱述耀 编审:廖康庄 编辑:田仁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