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思敏:“青山绿水”是发展永不变更的底色

4月24日,记者走进高桥坝村马家坪组一家正在整改的塑料厂内,村民介绍,在整改之前,厂内摆放了大量的编织袋废弃塑料,沉淀池内,普通的自来水已变成泛白的“废液”。如今,塑料厂内所有生产设备全部拆除完毕,原本堆放材料的地方如今已基本清扫干净。(《中国硒都网》4月25日)

建生态文明城市,创和谐美丽家园,传多彩厚重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是共同追逐的梦想。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也给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带来了莫大的挑战。

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因此,我们在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道路上,要立足长远、严守底线、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满足人们对干净、整洁、舒适、美丽生产生活环境的需要,让“绿水青山”成为永不变更的底色。

建生态文明家园任重而道远,不能一蹴而就,不能只求当前利益而忽略长远发展,更不能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之路。要始终做到“谋求发展,规划先行”,将绿色环保贯穿于发展始终,始终牢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规矩。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要坚决向污染宣战,严厉打击乱焚乱烧、乱排乱倒、乱砍乱伐、乱耕乱垦等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乱象。大力实施中央提出的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自始至终严守生态底线,推动绿色发展,让“美丽恩施”的颜值越来越高。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自古人们就明白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今天人们更加懂得破坏生态环境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伤及的是人类自身。未来,要始终行径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上,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满足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许。

近年来,恩施市通过治理餐饮油烟、加强污水处理、规范菜贸市场、致力江河保护、开展厕所革命、全民植树造林等举措,将“绿色生态,和谐发展”理念践行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去,唱响污染防治主旋律。同时,也清醒认识到,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需要补齐短板,需要创新革新。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饱含着人们对生态环境无限的期待。全民携手坚持走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发展道路,发展生态旅游、建立绿色产业、倡导低碳消费,确保全民同赴小康之时,全民也能与青山共邻,让绿水常绕,携花香入梦!

总编 朱述耀 编审 廖康庄 编辑 田仁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