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青松:“精准发力”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3月7日,州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向前进在调研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时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精准发力,科学规划,综合施策,加快推动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中国硒都网)

从脱贫攻坚到发展产业和项目建设,“精准”一词的份量越来越重要,它既是一杆标尺,又它成功的代名词。正如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一样,又如射箭要射中靶心一样,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也离不开“精准”来护航。

“精准”才能选对发展的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论是发展产业还是项目建设,首先,目光要“精准”,需要发展什么,能够发展什么,需要谋划者认真调查研究,盲人摸象摸不准,闭门造车必然是瞎折腾。当前,恩施需要发展的是能够助力脱贫攻坚,能够带动一方,推动全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和项目;需要的是能够改善老百姓生活、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幸福指数的产业和项目;需要的是能充分利用恩施本地资源,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项目,需要以生态、有机、富硒为核心,加大科研力度,建立产品标准,培育品牌,与大公司合作,延长产业链;需要的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经济效益高,能让老百姓受益,能推动恩施全面发展的产业和项目。因此,在选择产业和项目方面,需要将眼前利益与长运发展相结合,需要将脱贫攻坚与社会整体发展相结合,需要将主观愿望与客观条件相结合,需要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需要全面规划,科学论证。如此,方能避免走弯路,方能稳步向前。

“精准”才能用对攻坚的方法。跟脱贫攻坚一样,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同样需要攻坚,一个产业、一个项目从构想到规划,再到具体实施,其间会有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不同的困难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方法用得正确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是事倍功半或无功而返,有时甚至会给事业造成严重的损失。攻坚需要“对症下药”,俗话说,“药对症一张方,不对症用车装”,病急乱投医无益于治病,其时甚至是危险的。在产业和项目建设中,有的问题单靠一人一个部门无法解决,这就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共同努力去解决;有的问题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这就需要用足政策,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护老百姓的利益,需要建立与老百姓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他们积极参与产业和项目的建设;有的是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疏通融资渠道,在合法的前提下创新融资机制,确保产业和项目的建设顺利进行;有的是建设主体不主动的问题,这就需要管理部门强加督办与问责,确保产业和项目按“作战表”有序进行。

“精准”才能让人民受益。我们的产业和项目都是为人民的事业而投入,产业和项目兴旺能让广大老百姓受益,在“精准”的要求下,基础设施建好了,交通方便,饮水卫生,机械操作,农作物的生产与加工便利,农民的收入必然增加;基础设施建好了,老百姓可以发展民宿、餐饮等,投身旅游业,增加收入,贫困户可以借此脱贫,条件好的农户可以借此得到更好的发展。一个产业成功了能让一方老百姓的土地资源、劳力资源、技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一个项目成功了,能为城乡居民提供很多就业机会,能提高城市、乡镇的服务功能,能为增强市域经济注入强大的活力。反之,如果在产业和项目的选择上出现失误,便会造成严重后果,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便会影响老百姓的生活与生产,便会耽误甚至阻碍恩施的发展。

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建设什么。先要“精准”,然后要“发力”,对产业和项目,拒绝引而不发,拒绝拖拖拉拉,拒绝虎头蛇尾,拒绝“烂尾”工程,对脱贫攻坚项目,龙头产业项目,城市建设项目,教育资源项目,医疗卫生项目,工业经济项目,各类服务项目尤其要“发力”,要拿出“一鼓作气”的作风,“背水一战”的决心,“只争朝夕”的精神,选好并建设好我们的产业和项目,选好的产业和项目一定要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以此造福人民,以此助力“精准扶贫”,以此实现乡村振兴,以此推动恩施的小康建设。

总编:瞿照坤 编审:田仁超 编辑:廖康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