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情现场)龙涛:危难显身手 大灾献大爱
见习记者 张盛勇 通讯员 崔显实
一
“我屋里的命是唐主任救的啊,要不是他来,我们真找不到会成什么样!”7月28日,经历了“7.20”天然气燃爆事件的村民马铭说道。
他所说的是崔家坝镇水田坝村干部唐龙涛。
自“7.20”事件发生后,不管是镇村干部还是各位灾民,唐龙涛的名字时常被他们提起。
记者在崔家坝镇卫生院找到了唐龙涛。圆脸、齐刘海、戴着眼镜,脸已被晒得通红。此时他正在为一位低保贫困户联系住院的事情;而且一边和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协调,一边手机响个不停,都是村民们打来咨询受灾安置情况的。
唐龙涛今年刚刚30岁,中共党员,家住水田坝村马家坡组,2011年10月进入崔家坝镇水田坝村工作,2014年11月当选为该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驻马家坡组,是一名“80后”村官。
二
7月19日,由于大暴雨影响,水田坝村多处滑坡,数百名村民受灾。唐龙涛在水田坝组查看灾情后已是晚上10点,加之回家的路因山体滑坡阻断,只好在崔家坝集镇住宿。
20日清早5点多,天边刚露出鱼肚白,他接到电话得知马家坡组发生了滑坡,有几户的房子已经裂开。他一边懊恼自己昨晚为什么不赶回去,一边急匆匆地给在家的父亲唐良成打电话,让其帮忙去看一下。
唐良成今年50岁,儿子当干部忙不过来时他便经常义务帮忙,村民们都很信赖他。父亲也告诉唐龙涛村里负责人还有村民马道汉都打电话委托他去看看。接到电话后匆匆套件汗衫就出发了。一出门才发现马家坡半壁山都发生了滑坡,熟悉的道路和小路几乎都消失了。
唐良成心里顿时就一阵收紧,一边念叨着“这下糟了,管道别出事啊”,一边踩着没过小腿的泥泞向马道汉家艰难前进。
“6点半的时候我到了马道汉屋边上,房子有一些裂口了,我就把手机拿出来准备拍照。还没调到相机功能,就听到嘭的一声巨响,火就在身边,一下满天都是火。”事后唐良成心有余悸地描述到。他说自己当时不知道是被气浪推倒,还是自己本能地趴在了地上,反正这样一个动作让他保住了性命。
然而幸运之神没有眷顾到不远处的马道汉,在此次燃爆事件中,马道汉不幸罹难。唐良成全身多处二度或三度烧伤,烧伤面积25%,大多数在背上。
“据悉,19日至20日,崔家坝镇境内持续特大暴雨,22小时降雨量达329mm,持续强降雨引发公龙坝村与水田坝村(小地名甘丘包与马家坡组)交界处山体滑坡,导致天然气管道断裂,气体泄漏发生燃爆事件。经初步统计和现场勘察,事发点半径1公里内涉及55户农户89人,其中2人遇难,9人受伤,3人伤势较重,4人轻微灼伤和1人自述吸入天然气有头晕症状,1人轻度软组织挫伤,其他79人均已妥善安置。现场垮塌房屋5户21间,严重损毁房屋14户58间,其他损毁尚在统计之中。”消息来源——中国硒都网。
远在十几公里外的崔家坝集镇都可以感觉到大地的震颤,清晰地看到天空腾起的蘑菇云。
三
此时的唐龙涛正沿着同样泥泞不堪的小路往马家坡走,听见几声巨响和冲天的火光,浑身哆嗦、四肢发麻、头脑空白,愣了一秒钟,便开始向马家坡不要命地跑!
10公里距离已没有了路,地下还在滑坡,山石不断滚落,唐龙涛几乎连滚带爬地前进。在一段还没被完全摧毁的小路上,一位不认识的村民将自己的摩托车给了他,骑了不到一公里,路再次容不下一辆摩托车通过,他便丢下车继续跑。
不停地有村民们打电话来告诉他,“管道燃了,到处都是火。”
“跑啊!莫待那里了!快跑!”唐龙涛还看不见现场具体情况,为了村民们的安全,只能用“快跑”来警醒他们快速撤离。
7点40分左右,唐龙涛在二台坪遇到了撤离的一批人。这群人有水田坝的村民,还有的是从对面山上(小地名大沙河,属建始县三里乡)赶过来帮忙救人的陌生村民,他们或背或抬轮流转移着几名重伤员。
这几名伤员中就有唐龙涛的父亲唐良成。
看见平时坚强、壮硕的父亲奄奄一息,趴在别人的背上轻轻地呻吟;背上烧焦的衣服和烧烂的皮肉已经连在一起,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唐龙涛眼泪夺眶而出。
“‘爸爸,您一定要坚持住。我要去马家坡了’;我当时就跟爸爸说了这么一句话就走了”。唐龙涛双眼哽咽地说。
此番情景下,这位孝顺的儿子却没有停下脚步。他心里知道,那里还有村民,还有灾难,那里需要他。
四
8点10分左右,浑身稀泥和伤口的唐龙涛终于赶到了现场。原本绿绿葱葱的马家坡此时已经一片焦黄,管道断裂处的火舌横向喷出十几米,火焰高达十几米;几栋木质结构的房子有的已经烧垮,有的正在燃烧;哭嚎声、尖叫声、燃烧的噼啪声不绝于耳;各种烧焦的味道和浓烟夹杂在滚烫的空气里,让人呼吸都得小心翼翼。
可唐龙涛顾不得这些,迅速冷静下来并强打起精神,一边现场安慰村民们“我来了,别怕,莫哭,人没事就好,快撤离出去。”,一边到每家每户去喊人,将不愿意撤离和还在收拾物品的村民挨个“连求带吼”的要求撤离。
马道杨是村里的老党员,他将唐龙涛撤离出来的村民全带到了相对安全的自己家中临时安置安抚。
崔家坝镇派出所干警和卫生院救护人员随即而至,进入到紧张地救援中。
紧接着,崔家坝镇党委书记易发斌带领着党政干部、民兵应急分队、若干普通党员和村民等救援力量赶到了马家坡。
灾民们喜极而泣——
“我们有救了!”
......
晚上7点,在所有受灾群众、死难者和危险范围内的村民都转移之后,唐龙涛没有离开,和相关技术人员通宵值守,共同担任警戒、监测任务。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村里干部。我要守在这。”好心的村民劝双眼红肿且疲惫不堪的唐龙涛去休息,他这样回答。
五
连日的暴雨和燃爆事件后,唐龙涛家的房子周围也出现了滑坡的迹象,而他让妻子向晓兰带着5岁的女儿回娘家暂住后,又继续奔走在其它受灾更严重的地方,或记录灾情、或安抚灾民、或参与恢复重建,没来得及回去看一眼。
23日,天然气管道改线修复工程启动,根据改线方案,新修管道线路距离唐龙涛的家不足30米,还需要征占家里差不多4亩田地。距离其他六户村民的房屋也不过50米距离。
“龙涛啊,你傻哒啊,才出的事就忘记了么?”“还敢同意管道从这走啊?你不怕我怕啊。”......
新修管道沿线附近的村民得到消息后,纷纷找到唐龙涛,七嘴八舌地表达不安。燃爆的实事摆在眼前,唐龙涛知道,此时他只能当个“出气筒”让大家先行发泄情绪。
待大家说完之后,唐龙涛开始告诉他们这件事情对江浙一带人民生活的影响,对国家建设大局的影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动员大家要服从大局、服务大局、支持大局。
“我口才并不是很好,尤其讲不好那些大道理,还是他们自己觉悟高啊。我没说多久,他们就同意了。”能够得到村民们的支持,唐龙涛打心眼里感激。“其实他们本身就会支持,特别是几名党员带了好头,只是发下牢骚而已。”
刚刚得到消息,新线管道即将全部完成焊接。在如此背景下,整个工程实施没有受到任何人为因素的阻碍。
六
“有什么想法或者希望吗?”
记者这样问道,满以为他会说希望父亲早日康复或者可以好好休息下。而他说他有三个希望:希望雨别再下了,下不得了;希望工程队施工的时候注意细节,兼顾一下村民们的情绪,好早点完成恢复供气;希望(中石化)企业给受灾村民应有的补偿要快点到位。
三个希望,却与他无关。
值班总编:滕义
责任编辑:廖康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