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救灾中的“白衣脊梁”

7月11日晚上11点,恩施市遭遇强降雨,虎民路涵洞堵塞,道堰湾排水不畅。

7月19日,特大暴雨“再袭”恩施,多个乡镇多处河流水位上涨,道路损毁,农作物受损严重。

7月20日6时30分许,崔家坝镇,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导致天然气泄漏发生燃爆。

灾难面前,危急时刻,“白衣天使”冲锋在一线。

7月19日,暴雨“袭击”崔家坝镇,斑竹园村灾情严重,救援刻不容缓。

值班村医向荣徒步二三里前往重灾区新埫坪组,转移了一名怀孕九个月的孕妇、一名刚足月的产妇和一名刚满月的婴儿,并将她们妥善安置。

不仅如此,向荣还将转移出来的村民全部安置在村卫生室,按照伤势轻重依次对受伤村民进行紧急处理,并动员附近村民拿出衣服发给群众。

和时间“赛跑”的八个多小时里,向荣共转移受困群众70余人,为20余人处理了伤情。

遭遇灾情,崔家坝镇多处通讯瘫痪,交通受阻,救护车被困。

灾情紧急,抢时间就是抢生命。

卫生院紧急启动救援预案,各部门紧密配合,坚持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顶着烈日,冒着高温,医疗队员带着紧急药品徒步到受灾区支援。

由于伤员属于灼伤,无法用担架转移,在道路不通畅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向涛、张兴、钟时炳、向海成、崔菊远、陈祖艳搀扶、背、抱,紧急转移伤员。

9名伤者被紧急转移,并得到及时救治。

队员吕家华没有顾忌家里的灾情,和其他医护人员,奋战在救援一线。

7月21日,道堰湾,天气晴,高温。

白色职业装,黑色防水鞋,蓝色口罩,定格这些身影,他们是“灾区”的守护者。

积水退去,水位下降,天气逐渐转晴,恩施市疾控中心在道堰湾逐渐开展消杀防疫工作。

由于消杀、监测任务重,责任大,该中心副主任徐翔和同事每天上午7点开始工作。

20多人组成的两个防疫队“闯”灾区,喷药水,清物资杀病菌,为受灾百姓撑起一片“晴空”。

“水退一片,我们就消杀一片;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徐翔说。

灾情无情人有情,这些“白衣天使”,用生命呵护着生命,用对事业的忠诚和信仰撑起了生命的“脊梁”。

他们用平凡书写着伟大,用行动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通讯员 严鹏 黄穗 记者 沈宏臣)

 

编审:高雄

编辑:黄穗 刘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