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正友:独臂写春秋

独臂写春秋

——记马者小学教师宋正友

通讯员 向煜

在马者小学的校园里,他右手拿着扫帚在扫操场,左臂只剩下空荡荡的衣袖在风中摇曳。远远望去,一眼便认出他,他就是马者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宋正友。1958年,宋正友出生于一个贫穷家庭。家里七姊妹,他排行老大,年少的宋正友就表现得特别懂事,始终以一个大哥的身份照料着弟弟妹妹。他曾憧憬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摆脱贫穷。

1976年正月,正当年的宋正友怀揣着满心的希望,为筹集学费,他上山砍树烧碳,然而,命运似乎给他开了个不小的玩笑,山上意外落下的大石无情地夺去了宋正友的左臂。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他一时间陷入了极度痛苦中。当时是在陈美荣老师的鼓励下,他终于还是重拾信心,坚强地站了起来。在家休养了一个月,宋正友回到学校,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完成了学业。

同年8月,宋正友接过教鞭,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40年。如今,他已由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变成了鬓角染霜的“小老头”,可他痴心无改,无怨无悔。40年来,他将自己的满腔热血洒在了教育这片热土上,凭一只手、一颗心、一腔情,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园丁之歌。

在同事们的眼中,宋正友每天总是忙忙碌碌,不甘人后。 自参加工作以来,每到之处,总是认认真真地组织教学,踏踏实实地工作,努力改善办学条件。1993年至2003年这十年间,分别到田湾、桥坡、沙龙等小学任教,并带领全体师生、家长积极参加建校劳动。维修教室、整修操场、修筑围墙、修厕所、修厨房、更新课堂凳、上山抬梁树、扛木料、挑土方,为学校节约资金近十万元。宋老师的肩扛肿了,腰压得几天不能伸直,手掌皮被磨掉几层。然而他却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学校的环境变好了,教学质量也上升了。向校长“无可奈何”地说:“宋老师就怕别人照顾他,几十年了,学校的哪项工作,他都不甘落后,甚至比别人做得还多。”他总是提前一个多小时上班,从未迟到过。学生年纪小,他就用还残存一点的左臂夹住扫帚扫教室,扫操场;哪项劳动,他都参加。年轻的黄恩利老师说:“宋老师太‘占强’了,他总是抢着上课,我就没抢赢过他!”正是在宋老师榜样的力量下,近两年校园里掀起了一股良好的教风学风,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上升了一个层次。

在孩子们的眼中,他既是严师,亦是慈父。他坚定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信念,每天除了学校的常规工作以外,他还抽出大把的时间来给孩子们辅导。大扫除的时间,宋老师甚至是自己代替孩子们扫地,让孩子们在教室学习。因此,宋老师的教学成绩总是全乡数一数二的。在学习上,宋老师是严厉的,但在生活上,宋老师又是和蔼的,可以说,他就像是一位慈祥的父亲,爱着班里每一个孩子。还记得那是2010年的一个冬夜里,天气特别冷,晚上快十二点了,班里的向艳艳突发高烧,宋老师请车载着向艳艳辗转于附近的几个医院,无奈所有医院都关门了,最后只好将向艳艳送到一家私人医院治疗。在医院里,宋老师一步不离地陪着向艳艳直到她的家长赶来医院,他才安心地回家休息。向艳艳的突发高烧让宋正友对班里的孩子更加关心,次日回到学校,他特别询问了所有孩子:衣服够不够暖,被子够不够厚,当即就发现谭遵杰的被子有些单簿,宋老师二话没说,就赶紧将自己的被子拿来给他盖上。宋老师所做的这一切,在他自己看来,不过是日常中普普通通的工作罢了,但真切地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父爱般的温暖!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宋正友四十年的坚守,让乡村孩子有机会放飞梦想,数以千计的孩子从这里插上知识的翅膀,飞到山外、奔向精彩世界。这些年来,宋老师的付出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他前后六次受到乡级表彰,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先进教师;受到市级表彰五次,被评为优秀教师。还剩一年半时间,宋老师就要退下来了,他总说,能站在讲台上的时间不多了,他一定得站好这最后一班岗。

(责任编辑:黄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