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永跟党走”回乡感悟

回乡感悟

恩施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尹锡锐

我的家乡在三岔乡茅坝村二龙寺组,在我的记忆深处,那里曾经贫穷落后,民风纯朴。以一个党员干部的身份重返老家,的确还是第一次,心情很是激动,因为,那里可以拾取儿时的梦想,也有些忐忑不安,因为,这些年来对老家的建设关心太少、出力出汗太少,加之父母亲进城也是十七、八年了,很多亲戚也举家搬迁,使我回老家转转的机会变得更少,也担心不能解决老乡们急需的一些问题。

不管是什么心情,按照组织的安排,总之,得上路。2016年5月16日,我和舞阳农业服务中心共产党员尹锡钦(哥哥)乘坐表弟昌旭的车,开始踏上返乡的旅程,同行的还有我的表哥昌富、昌华,昌旭、昌富、昌华三兄弟都不是党员,几兄弟听说我们要返乡,参加“不忘初心,永跟党走”的活动,主动要求陪同,我们兄弟俩不胜感激,其实我们与三兄弟之间除了亲戚关系,也是同学关系,更是儿时一起放牛、割草、砍柴、玩耍的玩伴儿,心想借这个机会聚一聚、聊一聊,也好,只是怕耽误了他们的生意。

这天,天气晴暖,我们一起分别走访了梨树槽的饶帮元(低保户)、饶帮志(贫困户)、饶帮尧、杨世和、李昌秀家,周家大趟的何厚清、廖平元家,由于我老家行政管辖变革的特殊性,1978年以前,属原熊家公社辖区,所以,白杨镇洞下槽村的老村、大坝有很多父辈们感情深厚的老乡,来到老村,老乡们都在田间锄草、施肥、挖土豆,我和老哥走向田间一一拜访,不少的老乡已不认得我们,所以每到一处,我们都得先进行自我介绍,老乡们亲切的直呼我们的小名儿,拍打我们的肩膀,寒暄在一起,场面十分激动,我们不时借过老乡的锄头,干起我们的老本行, 体验着农活,依依惜别之际,互留了联系方式。

相隔不久的一天,根据村里集中分组的安排,我和州史志办的贺国荣同志、市国税局的薛文芝同志一起乘坐州中心医院谭子富同志的车,前往我们共同的老家二龙寺组,继续开展四访活动,行程满满的一天,拜访了李相顺老师、李传福老师,走访致富带头人夏彬、养殖大户谭克举等,收集了很多老乡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两天的走访活动中,个人资助了困难群众,慰问了老师和亲戚长辈等。

返乡的各级各部门党员共三十四人,集中走访了母校甘溪坝小学、茅坝小学,参观了村重点建设工程,参加了村支部的组织生活,重温了党的誓词,听取了村支部书记商仕勇同志关于茅坝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介绍、在位26年老支书唐昌寿同志组织生活感言、市委办公室李明勇同志主讲的党课,三十多位返乡的党员干部共话茅坝村的发展,对产业发展、农村建房规划、河道治理、环境保护、打造三岔西大门形象纷纷建言献策。

通过参加“不忘初心,永跟党走”的活动,使我深受教育和鼓舞,十分感激州委、市委“不忘初心,永跟党走”的活动安排,使我能有机会下定决心,去感受家乡的亲切,去看看我多年未见的老乡们,去感受我们的初心;感谢三岔乡党委政府、茅坝村支两委对这次活动的精心组织和安排,茅坝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我倍受鼓舞,发展中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已引起村支两委的高度重视,我深感欣慰,深信家乡会变得越来越好。

通过这次活动,我亲眼见证了家乡的巨大变化,见证了家乡人民勤劳、善良、热情、朴实、勤俭、知足的可贵品质,这些都值得我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学习借鉴;在走访过程中,也见证了老乡们在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看到与我老家相隔120米处两贫困户的生活现状,更是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作为一个从他们身边走出去的共产党员,我深感自责和不安,同时,也更加珍惜我现在的工作岗位。

家乡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在我所有走访的老乡家中,很少遇见比我年龄小的老乡,由于缺乏支柱产业的带动,绝大多数中青年老乡不得不身在他乡打工挣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现象突出;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或规划监督,农村建房存在无序现象,与美丽乡村形象极不相称;由于农村环境监督管理乏力,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治理包袱越来越重。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也制约着农村可持续健康长远发展,应该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我作为家乡的党员干部,更应该有责任配合、关心和支持家乡的产业发展、农村建房规划、环境治理等工作。

总之,这次“不忘初心,永跟党走”的活动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她必将在我的脑海里产生刻骨铭心的记忆,更会对我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今后,我将把这项活动继续坚持下去,永葆初心,永跟党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