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气候明显变暖,以肠道传染为主的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开始活跃。五月份是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请市民做好这些疾病预防。
手足口病:该病主要高发于5岁及以下儿童,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或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途径感染。预防措施主要有: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等良好的卫生习惯;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幼托机构等要加强晨检制度,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病儿童。
感染性腹泻:指各种急性、慢性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预防感染性腹泻,主要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性措施,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个人预防措施主要有不喝生水;不食用不洁、腐败、无证和不符合卫生的食品;饭前便后勤洗手,预防感染性腹泻发生。
进入夏季,蚊虫容易滋生,蚊虫密度逐渐增多,许多传染病可以通过蚊虫叮咬人进行感染传播,因此从5月份开始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进入流行季节。当人体被携带乙脑病毒、登革热病毒或疟原虫的蚊子叮咬后,经过潜伏期后,患者可出现持续性高热,伴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筋、颈项强直等流行性乙型脑炎症状;可出现发热、畏寒、乏力、伴头痛、眼眶痛、肌肉痛、关节痛、骨骼痛、皮疹、有出血倾向等登革热症状;可出现周期性定时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贫血和脾大等疟疾症状。市民要注意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如出现乙脑、登革热、疟疾疑似症状时,应及早去就医,以免贻误病情,失去救治良机。
恩施市健康教育所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