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度统一论”的恩施实践
恩施日报记者 王 敏 通讯员 袁芹武 杨 晗
“我举一根手指头的意思是‘警告’,举两根手指头的意思是‘严重警告’。”恩施市小渡船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田贵周形象表述党员纪律处分种类。
如今,这样学习方式在小渡船街道办事处广泛传开。实实在在的学习效果不仅源于干部们的用心,更与党委、纪委层层压实责任密不可分。市委书记向前进说:“新修订的《准则》《条例》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是各级党组织及全体党员廉洁从政的重要遵循。作为市委书记,必须严格按照省委、州委统一部署,带头示范,学在前、想在前、做在前。”
恩施市将学习《准则》《条例》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截至目前,举办专题学习班100余次,组织全市800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知识测试,开展巡回宣讲70场次。
这只是恩施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恩施市坚持力度统一论,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两手抓、两促进、两提高。
打好“特色牌”
龙凤镇开展“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活动,丰富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载体。科学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开展基层巡察试点,做法得到省委巡视办和省委第三巡视组领导肯定。
在龙凤镇设立全州首个派出纪检监察工作室,将办案职能延伸到“三办一镇”,做法在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视频会上进行交流。
出台严禁乡镇干部走读、容错免责十条意见等制度办法,发挥了制度功能。
持续开展党员干部要讲“哈数”、党员干部要增强执行力、党员干部要改革创新、党员干部要“姓”党、党员干部要引领新常态等“五个主题教育”,要求全市党员干部清廉为官、事业有为,汇聚热爱恩施、发展恩施、维护恩施的正能量。
念好“担当经”
着力推进矩形责任体系建设。进一步厘清市委常委会及其成员主体责任4类169项,市纪委监督责任7类35项。督办检查各乡(镇、办事处)党委、市直各单位党组(委)拟定责任清单,构建“一级一清单、一人一清单”的责任体系,实现责任压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
着力推进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先后召开2次市委常委会议和8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整改落实。省委第三巡视组反馈意见共涉及问题5类21项,目前已基本整改到位。根据市委《整改方案》,针对党员干部工作失职渎职、违反廉洁自律规定、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等19个方面违纪违规问题,共立案183件,办结183件,党纪政纪处分183人。按照标本兼治的要求,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程领域监管、财政资金使用、干部选拔任用、机构编制管理等方面制度21个。
着力推进基层巡察落实落地。作为全省七个巡察试点之一,2015年以来,恩施市先后组织开展4轮巡察,其中:前三轮巡察了2个乡镇、2个市直单位和1个群团组织,共约谈干部21人,收集案件和问题线索136条,立案调查26件26人,党纪政纪处分科级干部5件5人。第四轮巡察已于2016年3月15日正式启动,巡察对象为1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乡镇,目前,第一阶段工作已基本结束,被巡察单位正在按照反馈意见进行整改。
着力推进监督执纪问效问责。紧盯重要时间节点抓执纪,下发2016年元旦春节廉洁自律通知,加强纪律约束,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组织地税、国税、财政等8个单位对全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及省委、州委、市委有关规定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加大治理违规“整酒”工作力度,对举报数量靠前的5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进行约谈;紧盯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抓监督,创新举报监督方式,打造“四风”“随手拍”微信平台。完善明察暗访协作机制,整合部门信息资源,查找“四风”问题线索;紧盯顶风违纪行为抓问责。2015年以来,全市共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问题109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18人;紧盯身边典型案例抓曝光,增设《纪律审查》和《通报曝光》两个栏目。截至目前,已对全市10起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曝光。
着力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围绕深入推进“三转”,在清理调整原牵头或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推进纪检监察内设机构改革的基础上,支持纪委专司其职,实现主力向主业集中。延伸纪检监察触角,调整四个纪工委、监察分局所辖单位,实现全市党政机关派出监督“全覆盖”。创新基层办案方式,按照“地域相邻、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大基层协作办案力度。加强基层阵地建设,在全市17个乡镇办建成规范化纪委谈话室。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制订“十不准一办法一制度”,从严加强纪检干部队伍监管,防止“灯下黑”。扎实开展业务大练兵,分批次分类别实行干部轮训,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铁军”。
唱好“发展戏”
2015年,全市有6个指标在201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7个指标在全州占比超过或接近三分之一,3个指标在全州占比超过或接近四分之一。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在全省29个生态功能类县市中排名第三,2015年排名第一。一季度,有10个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接近或高于目标值,有9个指标在全州占比超过三分之一,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2015年全市3.96万农村人口告别贫困,2016年将完成58个村、3.8万人脱贫任务,2019年全市将脱贫摘帽。
加快推进扶贫搬迁、移民建镇、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5大类22项创新课题全面破题,“律师进村、法律便民”基层治理创新经验等四项重要成果在州内外复制、推广。2016年,龙凤镇10个重点贫困村将全部脱贫,全镇将在恩施州率先脱贫。
恩施市将继续坚持“力度统一论”,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为载体,以严肃换届纪律为抓手,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作风保障。
文章来源:恩施日报
责任编辑:廖康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