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回望家乡
------恩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向福寿
5月15日中午,我接到了崔坝社区书记刘其国的电话,问我能否参加5月16日上午崔坝社区党支部开展的“不忘初心、永跟党走、两学一做”的主题实践活动,我说:“我来,我一定按时来!”刘书记听说我很乐意参加,并高兴的说了一声:“那好,寿哥明天见!”
家乡巨变,美丽壮观
5月16日上午7点,乘车前往家乡——崔坝。此时的心情十分激动,可谓浮想联翩、思绪万千,一个小时候车直接开到崔坝社区下车,下车时看到早已等着我的镇上的杨书记和社区刘书记,我大声向他们问好,并快速握住他们的手,走进了社区会议室,会议室已有三四十人入座了(大多是在外地工作的党员干部)。一会儿会议开始,社区刘书记引导大家学习了《党章》、《党规》和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带领与会人员宣誓重温了入党誓词。接着镇党委杨书记和社区刘书记满怀自豪的心情,对家乡的基础建设、产业发展、集镇建设、精准扶贫等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参会人员感到十分自豪,认为家乡的变化太大了。接着是第二个会议,会议内容就是民情民意座谈会,会上参会人员就家乡基础建设、交通、环保、法制、社保、诚信、医疗卫生、学校教育、工业发展、六城同创、农产品产销对接、集镇规划等都各自发表了不同的建议,会议真实、真诚、真情、生动活泼、有理想、有宏图。两个会议结束后,已到中午十二点半,参会人员简单吃了点工作餐后,就登上了参观家乡集镇建设变化的活动,车从社区出发,刘书记就开始对集镇变化情况进行了讲解,车走了一会儿,我要求停车,车就停了,跟着我下车的人很多,一同来到了儿时我最了解的特别困难户查国相家,哎呀!原来的烂木房子不见了,现在是三层楼的大平房,刚进他家门,查国相的长子查大桥就叫我,狗娃子哥哥回来了!(因为我属狗),我说:“是啊,你们还好吗?”他说:“很好。”我们进屋环顾了一下,只见原来的土石磨变成了小电钢磨,彩电、冰箱等电器设备齐全,房间宽敞明亮,我再到房间和卫生间一看,过去那些烂棉絮坨坨不见了,那种粪坑大小便的厕所没有了,如今变成了高档的被套和绣花的枕头,冲水的马桶和大便器,我顺手按了一下水开关,水的压力比城区还大,啊!家乡真是变化太大了……
我带着十分高兴的心情与大家上车,离开了查家,在车上我慢慢的品味着家乡的变化,当初五分钟就可以走完全部集镇,现在可能要一个多小时才能走完,当初那些木瓦房和茅草房不见了,狭窄的街道变宽了,街道上全是几层楼平方的耸立,清洁漂亮,门店很多,各门店销售的物品要有尽有,再不是我儿时的只有一间供销社的门店了,车辆慢慢走到集镇的边缘,我又看到了远处茂密的群山,曾记得我考学出去时,这些山只长着草,没有树木,可见这些年来历届党委镇府在退耕还林工作上所付出的艰辛,才使得我的家乡变成了如此山清水秀,车环形时,我看到了儿时多年挑远水,背柴都必须走的高地不平,崎岖的山路,如今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我不由得真正赞叹,家乡变化真大,美丽壮观啊!此时我真的再次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家乡的巨变,家乡也不可能有如此美丽的壮观……
拜见老支书,感悟对党的奉献精神
5月16日下午,我们开车前往老支书崔清辉家,一会儿便到达,老支书崔清辉正在挑粪,准备出门,一见到我们就放下了粪桶,过来和我们热情打招呼,并喊老婆子泡茶,来客人了。入座后我们简单说明了来意,老支书听完无比激动的对他二十年支书工作进行了回忆,曾经的大寨槽建设、水库整治、公路修建、基本农田改造等情况做了介绍,他说:“我当书记二十年,没有工资,只拿工分,从不搞特殊化,因为我是一个党员,党的最高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关心全村的发展是我的义务和责任……”从老支书的谈话中,我才真正的体会到做一名合格党员也是要有奉献精神的,老支书一生只有奉献没有索取,作为我们晚辈,就不能从中悟出一点道理吗?
参加劳动,和致富能手谈发展;
访贫问苦,和贫困户谈精准脱贫
5月17日上午九点,我们来到致富能手阮小玲的猕猴桃基地,参加了给幼苗拔草的劳动,边拔草我就和阮总谈论起了发展问题,她说:“她在外面打工十几年,赚了一些钱,日子也还算好过,但是想到家乡的发展,认为还是要为家乡做点事,这样也不白活一生,就毅然的放弃了大城市的高收入和优质生活,回到了家乡,并流转了土地几百亩,种起了猕猴桃,和五十几户农户签订了厂供销合同。”村民每天在她的基地劳动,可以得到一百五十元以上一天的工资,年底村民还可以参加分红,我问:“你为什么要放弃在外的好生活,回来受苦办基地,带领当地农户致富呢?”她说:“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回家做出贡献,参加家乡精准扶贫,才能感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也算生活得到充实。”听完这番话后我肃然起敬,感叹到我这个大男人的大爱还不如女人耶……接着我又和她谈了产业如何发展,基地如何壮大,很多很多……转眼十二点要到了,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我劳动的基地……
中午便餐后,我便来到贫困户向吉江的家,进门按辈分我得称吉江老弟,我说:“老弟,你好。”他说:“寿哥,你好。”进门后,我一看家里条件较差,经了解其妻有病,两个后人都是残疾人,全家四口无收入来源,属于镇上今年精准脱贫的对象,入座后,我说:“老弟,你家好像生活的很苦唉。”他说:“是嘛,妻子有病,两个儿女又是残疾,就靠他一个人种地。”我说:“老弟,我建议你把你的土地也流转到阮总的基地,两个残疾小孩也可以到基地做点小事,挣点钱,你可以到基地长期做事,这样收入会多些,你的妻子因病我一定帮你向各级民政部门寻求帮助,只有这样你的日子才会慢慢好起来,必要时,我还可以联络几家企业对你家的房子出资进行维修,并且长期联系扶贫帮困你家。”他听后,高兴地说道:“太好了,那我家就可以脱贫了。”随后,我立马给阮总打电话,进行了联系,阮总非常支持我的做法,关于请求民政救助和联系企业帮扶问题,我将回城后逐一落实。时间很快,转眼又到下午了,吉江紧紧拉住我的手,把我送出了们。
走访革命前辈,丰富党性修养
5月17日下午,我来到了革命老前辈沈伯伯家,刚进门,沈伯伯还在看书,抬头一看并亲切的叫我:“胖儿子,你回来了。”我说:“沈伯伯你好,你身体还好吗?”他说:“好,好的很啊,快坐。“沈伯伯是多年从事乡镇基层领导的老前辈老党员,他先后在镇政府工商、粮管所工作,为人一生可谓廉洁自律,无私奉献,对党忠诚,对人民群众热爱,真是受人尊重的好前辈、好党员、好干部。入座后,沈伯伯早就知道了我的来意,就先入为主的说到:”胖儿子,现在党的政策好,形势好,你作为一名干部、一个党员,要使力工作,不要忘记党的教育和人民的培养,时时处处有一颗感恩之心,对待组织、对待党和人民群众,要做党的好儿子,要严于律己,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要为家乡父老,我和你的父母亲争气,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好干部,好党员“ 我听了沈伯伯一番话后,我只有一句话:”那是那是。“转眼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和沈伯伯拉了一会儿家常,考虑到老前辈要休息了,我只好难舍的离开了他家,离开后,他那高风亮节,无私奉献的革命老前辈的风范将永远是我永远学习的楷模。
儿时的伙伴
5月17日晚八点,按电话约定我来到了儿时的伙伴土罗汉(王德顺)家,刚进门,刘昌和,龙克云,谭进安几个儿时的伙伴早在等我。他们异口同声的叫了我一声“狗娃子”(这是因为我属狗),我答道:“喂!我回来了!乡音真亲!”土罗汉赶忙上烟,妻子赶忙上茶,几个儿时伙伴一同入座,开始了我们的家常。我说:”土罗汉你还好嘛?“他说:”好,主要是党的政策好,我看现在我们当农民比你们当干部都好,自己做自己吃,不够还有国家帮扶,你看我全家六口人,两老口,大儿子结婚生有一孙子,儿媳还有小姑娘,什么都有,全家十分幸福。“我说:”幸福就好。“我问:“你们全家住这样四百多平方的宽大平房,主要的收入怎么样哦?”他说:“不瞒你,我家年收入二十万。他家修屋和租模板收入在九到十万元左右,老婆种一亩多地,喂两头猪,收入在一万五千左右,儿子女儿在外打工收入在九万元左右。”我说:“那不得了啊。”其他几个伙伴都开口了,“现在我们的这些家庭,年收入都在十几万二十几万左右,这是起码的。”我说:“那好。”此时我拿出了城里带的好烟,给每人发了一包,并拜托他们要在自己富的时候,要考虑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带动一下其他的人员致富。他们纷纷表态,有党的好政策,有你的好点子,我们一定会尽全力的。一会儿,土罗汉的妻子弄了一桌饭菜,我们几个伙伴就上桌边吃边喝,边笑边谈,一直吃到了晚上十一点半钟才各自回家……
拜访恩师
5月18日上午我步行来到了离我家不远的初中班主任刘昌杰老师家,刚进门就看见了刘昌杰老师在看报纸,刘老师虽然已经71岁了,但是精神气色都很好,见面老师就是一句话:“福寿,你来了?”我说:“来了,来看老师您了。”老师听后,十分高兴,紧紧拉着我的手说:“我想你们,想我所有的学生们啊。”而后,刘老师拉着我入座,入座后我简单向刘老师汇报了我学习工作家庭情况,他很高兴,他说:“福寿,你要使力工作,你们身逢盛世,党的政策好,要紧跟党走,要多为家乡的人民做贡献啊。”我说:“那是。”接着老师又讲,”你读初中时,长期是班干部,班上的工作你很负责任,你人很聪明,遇事爱动脑筋,有办法、有点子,我希望你要保持这种聪明的智慧,把这种聪明才智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取得更加的工作业绩才是老师最高兴的。“接着老师又和我谈起了读初中时勤工俭学,背石头、修教室、下乡支农、扯黄豆、搞文艺宣传等在校的活动进行了回顾,回顾中好像老师和我都变年轻了……
我早就知道师母已故,因此我关心的询问 :“刘老师你退休后生活还好吗?”他说:“好,工资不但够用还可以存一部分,儿女都很孝顺,现在医疗条件又好,物品又丰富,真是幸福啊,不过就是血压高,只要长期注意吃药就行了,哈哈。”老师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师生越谈话越多,越投机,不知不觉谈到了近十二点,由于老师要到别人家做客,我也只有依依不舍的告别了老师,离别时,我对老师说:“您生活的好,我很高兴,师恩难忘,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会常来看您的。”
回顾党恩,开好家庭会
5月18日下午,我们一家吃完饭后,因父亲去年已故,只有母亲、我、三弟、幺弟、大妹在家,于是我们一家就拉起了家常,首先由我介绍了本次回故乡的原因后,母亲就感叹道:”习总书记和州委王书记真好,还专门安排时间要你回来看我们。“她接着说,”我没有文化,但是她希望我努力工作,一心跟党走,廉洁自律,事事处处争当先进,不犯错误,要为家庭为父母为儿女争光,要在儿女面前做好父亲,在父母面前做好儿子,在兄妹面前做好哥哥,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感谢共产党的领导,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吗,你能当干部吗?你们兄妹六个条件都这样好,你们六个儿女都很有孝心,我很幸福,使我吃穿不愁,但我认为只要你们不犯错误,遵纪守法就是对我最大的孝顺。“三弟,幺弟,妹妹都同意母亲的观点,他们也一致强调做一个党员干部,在生活中要严格自律,工作中要率先垂范,要体现其先进性,做一个合格公民要遵纪守法,听了母亲和弟妹们的这番话,我深深的感到句句是真理,字字值千金……我想我只用老母亲朴实的语言作为我今后工作的座右铭……家庭会还在进行,母亲虽然年迈,却丝毫没有睡意,一直谈到晚上转中一点多才结束……
此次“不忘初心,永跟党走”的回乡走访活动给长期居住在城市的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对每个人而言,月是故乡的圆,人是故乡的好,故乡才是我们每个人永久的归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