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明媚而多情,以至于我们即使走在崎岖的砂石公路上也不觉得颠簸。我结对帮扶的贫困户谭雪菊家座满在大峡谷木贡村的堰塘组, 5月16日,我和扶贫办的同事沿着一条蜿蜒崎岖仅容一车通过的组级砂石公路慢慢前行,沿路的禾苗长得绿油油,有的人家已经在收土豆了,今年雨水多,土豆苗都早早死了,他们只好把土豆挖回家放置。
公路到了尽头,又走了一段小路才到谭雪菊家,家里没人,在门前的一块地里有一个老人在薅草,听见有人来了,她放下锄头回来给我们搬椅子,又忙着烧水泡茶,边和我们述着家常。谭雪菊是一个苦命的人,早年丧夫,一个人靠种地抚养四个年幼的儿子,俗话说:儿多母苦。即使是最大限度的节衣缩食,还是常常吃了上顿无下顿,生活的窘迫让坚强的谭学菊一度感到恐慌,特别是四个孩子中二儿子患脑膜炎后留下了后遗症,出门就打人砸东西,随时需要人看护,大儿子因家庭困难早早辍学回家种地,没一技之长,好不容易盼到三儿子可以外出务工了,一场意外事故却夺去了他的生命,如果没有亲戚邻里的劝导安慰,谭学菊可能就随着三儿子去了,但看着还算聪明的小儿子,她强忍悲痛,拿起锄头又下地了。
现在大儿子已经成家分户另过日子,小儿子今年39岁了还没成家,在外务工,她在家种着一亩地守着智障的二儿子。去年政府给母子二人落实了低保,补贴了二亩地的茶苗,但是因为缺劳力缺技术,成活率不高。结合她家的具体情况,我们现场开出了“处方”:今年的补苗期我们再帮她联系茶苗补齐茶园,同时联系一户懂栽茶技术的邻居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到2018年二亩茶叶大概可以收入5000元左右;所住住房今年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范围;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和山林,每年养殖20只土鸡增加1500元收入;种有粮食加上小儿子帮助一点养一头猪改善生活。“您一年这几项收入再加上每年2400元的低保金和840元的养老金总共有9740元呢,日子会越来越好的”随行的同事笑着说。“确实,这几个事情解决哒那我们母子的生活问题我就不愁哒,过去那么苦的日子我都过来了,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我还想多活几十年,还指望着小儿子娶上媳妇了抱孙子呢”谭雪菊舒心的说。
从谭雪菊家出来,我们随行的人都被她的坚强乐观打动了,在命运一波三折时她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挺直脊梁勇敢面对苦难,让没有父爱的孩子们体会到了母爱如山。在偏远的农村,还有许多这样的弱势群体,帮助他们共享中国梦,我们肩上的担子还很重很重。
文章来源:中国硒都网
责任编辑:覃浩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