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申:“精准扶贫”就是要精在形式、内容、效果上

2013年8月13日,任州委书记刚过半年的王海涛,第四次来到精准扶贫对口联系村——双堰塘村,就村里的贫困问题与村民座谈,共谋发展。 时隔三年,王海涛书记一行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永远跟当走”主题实践活动中,再次来到双堰塘村,曾经弯曲狭窄的村级路,又宽了不少;曾经规划的集中安置点,如今新房一栋挨着一栋。“通路、通网、通水,在双堰塘村已成为现实。全村119户贫困户今年可全部脱贫。”(中国硒都网)

“精准扶贫”一个热络的话题,既是国家战略,又是各级党委政府,践行心系民生的任务和责任,同时也是对党员干部执行能力的一大考量。

“精准扶贫”精在哪里,准在何处?笔者在通过双堰塘村的发展变化和恩施市近几年的扶贫帮困中,以为应该是精准在形式内容和效果上,即形式内容科学实在可行,效果突出明显。

就“精准扶贫”的形式内容而言,不知对不对?应该有政策、科技、产业、项目、搬迁、帮扶等,并达到预期效果。

就政策而言,除了吃透国家大政方针外,县市、乡镇村都应该根据贫困现状、人才结构、经济基础、自然资源等方面,因地制宜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措施,方法步骤;科技方面,除了常规的科普宣传外,还应该加大对本地资源的科学研究,及时推介科技成果,给原材料注入更多的科技含量,变卖原材料为销售科技产品;产业,除了水电、烟草、旅游、茶叶等已经成型和正在成型的产业予以巩固提高而外,还应加大对药材、蔬菜、果木、畜牧等产业的发展,该立项的要立项,尤其是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搬迁和帮扶,对不适合居住的地方的居住人口,实行搬迁,对因病、因残、因孤等贫困人口,除了对口帮扶、重点帮扶,还应形成帮扶新常态。

“精准扶贫”就是要向州委书记在双堰塘村那样,深入农户,与农民交朋友,“解剖麻雀”对症下药,一件事一件事的抓,一件事一件事的落实,不脱贫不罢手,实行形式内容效果的统一,让群众满意。

“精准扶贫”工作的好坏,是考量党员干部“两学一做”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的重要平台。也是对是否彻底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坚定扶贫开发决战决胜的信心的检验;要把发展作为摆脱贫困帽子的总办法,因地制宜选择扶贫致富的路子;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扶贫开发的生命线,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要用开放意识推动扶贫工作,在扶贫工作中用好开放政策;要在学习践行中以“深入基层”“马上就办”,的良好作风,推动“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总的讲,就是要立足全面战略布局,选准突破口,在形式内容效果上做好文章。

文章来源:中国硒都网

责任编辑:覃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