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凌家沟

走访退休老教师。

修剪果园。

这些年,我一直觉得奇怪。我的故乡叫凌家沟,到底是何道理。以前有叫做“宁家沟”和“另家沟”的,约摸是读音相似,但村子里并没有姓凌、宁、另的,姓何、李、刘、朱的倒是不少。

故乡,在我的记忆中,偏远、贫瘠、落后。沙土里面是长不出稻米的,母亲每年都只钟玉米、红薯和南瓜。大片大片的白肋烟,种的时候似乎是种下了希望,一百多斤背去卖时,据说有烟贩子的搅和,把价格生生的压了下去。

故乡人在土里刨生活,一代一代,生活就像萧瑟秋风中向天瑟瑟哽咽的烟梗。秋去冬来,记忆里,这个似乎被世人遗忘的小村庄,时常大雪封山,人们冒着雪,在密密的树林里掰柴,一个冬天都是这样,冰冷的雪,嗖的窜进领子里,让人打了寒噤。树皮掩盖的房顶,厚厚的压着一层雪,屋檐下粗壮的凌梗,是孩子们可口的冷饮。

哦,似乎明白,雪一下就是两三月,冰凌很大,人们出于戏谑,就叫做凌家沟了。

在村子的隔壁的隔壁的隔壁,七十年代有着一条硬化的“气管道”,后来叫做“三幺八”。汽车的风驰电掣,扰得村里人不再安于贫穷。他们手拿锄头、钢钎,肩承背篓、扁担,在恶狠狠的大山里,硬是挖出了一条机耕路,简单的三轮农用车,时不时的在村里“突突突”的作响。后来,有人买了两轮摩托车,也有人也买了三轮摩托车……

邻村的金子墩通水泥路了,十年前,邻村的徐家淌、李三坦、老板场都通水泥路了。故乡,依然守着这条二十几年前的机耕路,任凭下雨天的泥水,顺着车辙哗啦啦的流。

时间在车辙泥水里向未来奔去,在这条弯弯曲曲的机耕路上,裹杂着贫困和梦想,冲刷出岁月沧桑的痕迹。

父母的伟大,不仅在于繁衍了生命,更在于教会孩子们努力上进,摆脱贫穷。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似乎有搏击苦难的天性,通过苦读,他们挣脱了大山的困扰,到纷杂的世界里,寻觅人生,追求理想。

恍惚间,我已愈而立。从大山里走出去,又回到大山中,就像溪流或江河,劈峡穿滩雄心在大海,而后雾化为云,洒雨灌溉大地。

“不忘初心,永跟党走。”三十岁,我重返凌家沟村,寻找当初离家的理想,见证山里人智慧的奇迹。

在村委会附近,新建的房子鳞次栉比,集中安置点建设有条不紊,广场上妇女们的舞蹈蹁跹,蓝天下的五星红旗更加鲜艳、迎风招展。

在村里的组织生活会上,第一书记刘卓郑重承诺:三条水泥路马上动工,土地整治“坡改梯”同步完成,河道治理、安全饮水、电网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与企业对口,种魔芋、车厘子、猕猴桃……

建始县政协领导张远建亲自挂帅凌家沟,誓要将凌家沟改名,再唤富家沟、福家沟。他郑重承诺:我每周来一次,每次都要看变化,一定在今年让村里集体脱掉“贫困”帽。

赶上“精准扶贫”的春风,凌家沟村的未来蓝图,已在人们手中绘就:乡村道路上汽车来往,道路两旁绿柳成荫、一路花香;田野里瓜果飘香,河道里流水潺潺……徒步旅游人如织,休闲采摘体验忙。

伴着五月山花芬芳,我走访致富能手鄢丰斌、退休教师鄢丰年、退伍军人穆金贵,他们有着智慧的灵光,每个人都有一个对未来的伟大构想。群众的伟大,不仅在于勤劳,更在于他们的巨大创造力和无限智慧。鄢丰斌的中草药种植已经试验成功,鄢丰年的教育扶贫理念振聋发聩,穆金贵的基层组织建设见解独到。

一路走,一路想,一路望,一路赞。

凌家沟村的蜕变,犹如梦幻。老党员朱学芳的话一直在我耳畔回响:“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

返乡归来,我的脚步走得更加稳健。

文章来源:中国硒都网(中共恩施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张正宿)

责任编辑:覃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