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石鸭与滚龙的沧桑诉说

记者  杨承佳

滚龙坝

糖果树

从绿葱坡返恩,本来可以走209国道。但我却选择绕道S231上318国道前行。

站在高坪镇318国道边一个叫石垭子的地方,远远望去,一座座翠绿色的小山将一簇簇灰瓦白墙环抱掩映在绿树丛中。从绿树丛的一头进去,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条三四米宽全用青石板铺成的街道,青石板被多年来路人的脚板、骡马的蹄爪,打磨得乌光锃亮,坑洼密布,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街道岁月的沧桑。顺着街道看过去,两层楼的木房和石墙房一栋挨着一栋,整齐地挤在两边,让街道显出几分狭长。一位抽着叶子烟,在街头休息的老人告诉说,这就是建始县境内最后一条保存比较完整和古韵质扑的石垭子老街。老街始建于明末清初,先人最先建房时曾挖出两个型似鸭子的石头,故名石鸭子,因街道位于两山垭之间,后被讹为石垭子。老街位于建始通往宜昌等地的咽喉要道,曾是施宜古道、巴盐古道的交汇点上最为繁华整洁的一条街道,也是建始县最早的集镇之一。老街原来长两百多米,本已抵达前方山脚。随着恩施崔坝到建始高坪的公路和后来318国道先后贯通,部分居民开始搬迁依山或依公路建房,老街随即也就变得偏僻起来。如今,老街老了,踏着石板,行走在两边深灰色的板壁和墙壁之间,满街弥漫着冷清与寂寞。

聆听完“叶子烟”对石垭子老街的沧桑“诉说”,时间已过晌午。继续沿318国道往恩施方向前行,在离鸦鹊水集市2公里一个叫王家埫的地方,一条沙石机耕路沿左边蜿蜒而去,不经意间,青龙、笔包、纱帽、马鞍、尖银、五峰、外坡、马环、宝塔、老虎诸山拱卫的一大块山间坪地出现在眼前,坪地上,聚合式农舍大多为明清古建筑,石板小道相连,间以古树幽竹,与周围山水形胜和谐成趣,构成一幅生意盎然的美丽画卷。我心窃喜,期盼已久、此行的一直念想——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滚龙坝到了。

走进这块鄂西山地常见的山间小平地,但见尖龙河、洋鱼沟两条河流穿行坝间,尖龙河水浑,洋鱼沟水清,一浑一清,交汇注入坝边天坑,如双龙翻滚,滚龙坝的名称或许就是由此而来,我想。

村内道路或水泥硬化,或石板铺成,循山势沿级而上下,东上下通麦子淌、西下可达南里渡;南可至沙地,北连“三一八”国道,交通极为便利。四通八大的村路牵着风车,游走在青山绿水之间,田坝边,阡陌旁,古树名木,高刺云天。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高大的青檀树,当地人说,该树也叫糖果树,树龄已达500多年。就在这块坝子里,树龄超百年的有10多棵,500年以上的就有7棵,其中最大的一棵银杏树龄已达594年。500多年,老树像手臂一样撑立,在这片坪地上春荣秋实,忠贞不渝地见证、记录着滚龙坝久远的历史和文化的厚重。

在巨大的古树掩映下,几十处墓葬分布在公路上下,或圆或长的坟墓前的石碑形态各异,长方形、圆头形、尖头令牌形、房屋形、虎头形……精简有别地标示着墓主的不同身份,有的是滚龙坝向氏的开山鼻祖,有的是功成名就的进士、举人、把总、千总、游击、都司、总兵,有的是夫贵妻荣的诰命贵妇,有的则是草民百姓。细读碑文,最早的墓葬为南明隆武丁亥年间所立,掐指计算,据今已有接近400年的历史。站在墓前,心中浮现无限遐思,祈愿时光倒转,让我重读滚龙坝当年的辉煌。

墓地有多条小路向四周辐射开去,通向或独立、或簇拥的一幢幢古老的民居建筑。穿行在巍峨的楼宇之间,仿佛置身于一座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之中:封火砖墙、石砌天井、抱厅冲楼、书房绣阁、正房偏屋、猪栏牛舍、火坑杂间组成的家族大围屋。三进、五进、七进多排房屋官序有别,屋内冲亭相连,曲径通幽。石木雕刻,或龙戏火珠、狮滚绣球、或太极双鱼、仙猴捧桃,或喜鹊闹梅、富贵牡丹等尽入画中,无不显露出当年的精美与堂皇。

穿过一条小巷,一面叠石而起的墙门、两礅威武的石狮出现在眼前。驻足观看,忽然,一条黑狗从石狮旁狂吠而出,用力地撕扯着我的裤腿,我心激灵:黑狗的狂吠,或许是想用这种看似莽撞的方式提醒我们,石垭子老街、滚龙坝古村落,是岁月的缩影,也是文化的源头和根基,更是先辈给我们留下不可再生的的财富,它们的脆弱,禁不住我们一味地惊扰,不破坏或许就是最好的保护,就是最有意义的传承。

文章来源:中国硒都网(记者 杨承佳)

责任编辑:廖康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