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质量,影响到群众的获得感,关系到脱贫攻坚的成败。
近日,恩施市召开全面提升脱贫质量“百日专项行动”整改提高阶段培训会,会议强调,真抓实干,精准施策,把脱贫措施落准、落细、落实,确保脱贫质量整改提高工作落实到位,全面提升精准脱贫质量。强调精准脱贫质量,预示着恩施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全面推进、逐村验收、逐户销号的攻坚阶段。
脱贫攻坚难在精准,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已成为社会共识。但如何做到精准,则是一个在扶贫实践中值得探讨的课题。为此,各地总结出不少的好经验和好方法,比如,一户一策,扶贫先扶智、扶贫搬迁等。这些经验方法,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精准扶贫,已经走向纵深。面对最后“几公里”乃至“一公里”,需要韧劲。“坚持就是胜利”,“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同样适用于脱贫攻坚战役。任何一种“歇口气”情绪、或“大哈数”、“可能”、“差不多”等麻痹大意思想苗头,就可能带来脱贫质量的瑕疵,埋下可能返贫的隐患,影响扶贫工作的整体推进,甚至造成大面积或局部的前功尽弃。
应该说,恩施全州的扶贫工作在“精准”上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明确了帮扶的对象,制定了帮扶的措施,形成了防止返贫的预案等,这些基础性工作,为把脱贫措施落准、落细、落实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任务明确、对象明确、目标明确的背景下,当下要做得就是进一步细化、深化各项帮扶措施,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兑现对人民的承诺。
倡导用“绣花”功夫全面提升精准脱贫质量,就是要求扶贫工作一环紧扣一环,做到严格、严谨、严密、严丝无缝。按照挂图作战的部署,不掉针,不落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精准扶贫不掉一户一人,绘就出脱贫致富的美好蓝图。
脱贫工作必须“准、细、实”,没有价钱可讲,既是人民群众的诉求,也是精准扶贫工作本身性质所决定的。恩施市正式启动为期三个月的“集中整改精准扶贫突出问题、提升脱贫质量百日专项行动”,就是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再一次给力。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督办整改,是防止亡羊补牢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有了脱贫工作的“准、细、实”,群众的脱贫致富就有了保障,从而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考察调研时对群众深情地说:请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这是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最好鞭策,传递着砥砺奋进的力量。因此在带领群众一心一意脱贫致富过程中,我们的工作不妨再准些,再细些、再实些。唯有此,才能取得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
编辑:蒋东栩 编审:刘尚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