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 为:高罗倒流水

鳄鱼队一行百多人去高罗倒流水村远足,吃炰汤。  

高罗下高速,水口山候车亭右转,不久便达到。下车后,天气出奇晴朗,心情格外舒畅。同行的“泡泡”兴奋地奔来跑去,两只形似喜鹊的大鸟也飞到远处高树上看热闹。对面的青山金辉普照,白雾缭绕。

稍作停息,开始攀爬寒坡岭。坡陡路窄人多,行动缓慢,我走在最后,故有足够的时间赏悟。巳时过半,艳阳凌空。同行之晴川道:“一冬都没遇到过这么好的太阳。”

沿曲折砂径而上。路上落叶纷纷,树下松针匀匀,径边地衣绒绿,眼前茅草离披。登至山腰,视野渐阔。但见对面山势雄奇,阴阳分明,杜老“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之句,恰应眼前之景。远山绿树重叠,松塔栉比,全无仲冬气象。山下一栋栋民居,青瓦白墙,倚山而建,傍溪而立,宁静而安详。一块块田地交错陈列于山脚屋旁,如明镜,如绿茵。一条乡间公路沿溪蜿蜒而上,在农田民居间穿行,灵巧而飘逸。过山腰后,我们依次穿过大爿阴森森的杉树阴、绿油油的油菜地、黑压压的蒿箭林、白茸茸的茅花丛,偶尔几只黄雀从中飞起,瞬间不见踪迹。    

上山后绕乡间公路前行,到向家坪进中餐,尔后下铁厂坡。右折循小路上山,横插,下山。此山何名?不曾咨询。此径沿山脊而下,落叶寸许,多枞树、栗树。栗树云集处,树下褐叶、栗球竟达半尺许,脚踩在上面,软绵绵的。脊径左边笔陡,高树贴壁而生,负势竞上。壁上无杂草厥叶,千木万干,通透直立,清肃爽朗。行人虽前后相属(zhǔ),但稍有隔离,便只闻人声。此时方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两句之妙境。

半个时辰,便抵山脚。顺流水沿公路往下走。溪水潺潺,异常清冽,细石粒粒可见。溪岸两排麻柳,只两三米高,皆合抱粗,树身倾斜,犹如苍龙探海,新枝猬立,又如虬须怒张。

路上遇一位四十来岁农妇,与之立谈十几分钟。她说对面太平山顶原有太平山庙,文革时毁掉。前几年用于进香的厚重神龛还在,而今仅剩一大石头和少许雕有图案的磉礅(过去听人念为sǎn礅,她念成sǎng礅,我按sǎng音查找,方知有“磉”字。磉礅、磉盘、柱础、柱石、皆柱下石也)。我问为什么叫倒流水,她只说眼前这条水流,过去溪中全是大石头,光溜溜的,夏日大家常在这些大石头上晒洋芋片。现在我们站的位置,过去都是坝,地势较低,每逢大雨,山水踊积,以寒池沟水为著,加下游弯多溪窄,排水不畅,故水成倒流之势,因此得名。她还说政府曾在倒流水下游的水口山闸过坝,后因沿路田地夏秋时常被淹没,后炸掉。我推想:筑坝之后,泥沙淤积,溪中巨石全被泥沙埋没,地势抬高,故再无水倒流。堤坝改变了水倒流之势,使其名不副实;然又因堤坝,使百姓不再遭水患,亦是美事。事之祸福,相为倚伏,孰能明哉?

又遇到一理柴老人,问之答曰82岁。柴是他从山上砍下了的,然后用电动三轮车拉回家。家里只有他和老伴。老人前边不远处的路坎有两株老树,高的要两人牵手围;矮的却要几个人牵手围,树脚有大洞。我本前行,因不知道树名,故折回询问。老人说小的叫丝栗树,大的叫猴栗树。我问他大树树龄,他说他看到时就是这样,一千多年了。我问他还有些什么古树。他说,东门关外那棵猴栗树还要大些,也有一大洞,并且成精了,里面有一白蛇,那白蛇惊人(让人掉魂)了,后来那女人就跟它做了老婆。有时大晴天的,它还到山岭上晒太阳,有几匹(一匹等于四丈,一丈等于3.33米,一匹相当于14.38米)白布那么长。我问他见过没有,他说没有,说这些年没有听说这条白蛇了。树千年成精,蛇千年亦可成精。老人说的虽是传说,我认为还是有道理的。试想,那些历经千年还能存活或流传的事物,哪样不是自然、人类精魂凝聚而成的?

最后回到队友李铁的老家,吃炰汤,满桌珍馐,大家觥筹交错,歌声飞扬,尔后在河滩上燃起篝火,和歌舞。兴尽而返。

文章来源:中国硒都网

责任编辑:廖康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