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功勋:航拍,俯瞰美丽恩施

进入读图时代,如何让网络媒体的图片取悦于受众,是摆在媒体人面前的一个课题,这个课题催生了我购买无人机的想法。

航拍的水墨峡谷。

此前,在大型活动场欣赏老师娴熟地操作无人机,感觉操作无人机也不过是个简单的事。然而当自己第一次试飞时,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尤其是听说某老师练飞时飞机坠入水库、某老师飞机坠落失踪以及某老师拍照时飞机无法降落用手接而致手受伤这些铺垫,第一次结果可想而知。

跟飞三次后,老师有事返回深圳,我便开始单飞。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崔坝之行。2016年7月20日清早,从朋友圈获悉,恩施市崔家坝镇境内发生天然气管道爆燃事故,在安排好相关工作后,我迅速带着航拍器赶到崔家坝,计划用无人机把灾情的画面全部记录下来。当天下午,进入到车辆无法前行、且可以观测到火点的地方,信心百倍地拿出航拍器,校准定位起飞,刚升空30米左右,便听见机器报警,电池不足,需迅速返航。怎么回事,这段时间我一直就没用过,怎么可能电池不足呢?数码相机有时放一个月仍有电啊。由于没用一键返航,全手动操作,等我把航拍器收回到头顶时,机器突然不听我使唤,开始自动降落,一下把我急得冷汗直冒,以为坠机今天将发生在我头上了。还好,机器自动落下,没有摔下来。

航拍鹤峰县走马木耳山茶园。

在稍事休息平息紧张的心情后,从老师那里得知,航拍器的锂电池很活跃,如果一周不用,它就会自动放电,由于电量不足以升空就报警;另外,航拍器很智能,在确定电量不够仍没降落时,它会按照设定的电量下限改为自动降落以确保安全。

航拍的水墨峡谷。

没有惊吓也就没有进步。在经历了数十次的飞拍经历后,我开始享受用航拍感受恩施的美丽。2016年12月6日,晴天,我来到新入选的中国传统村落盛家坝乡大集采访。 到达交椅台时,太阳西斜,本以为已无法拍出吊脚楼群的壮观了,但当无人机升起后,从显示屏上我们却看到了另一种景色:即将落去的太阳余晖下,远处从深绿到浅灰,山的影子一层一层地淡了下去;近处,山间有绿水蜿蜒,粼粼地反着光,阳光照射在吊脚楼群周边五颜六色的树叶上,仿佛就是一个童话世界。这就是上帝视觉,它给我们平凡的眼睛插上了一双翅膀。

航拍的恩施市盛家坝乡大集交椅台吊脚楼群。

如果说交椅台之行让我体会到了航拍带来的惊喜,那么今年2月24日的恩施大峡谷之旅则让我感受到了航拍带来的成就感。22日突如其来的降温,恩施地区普降大雪。一直想拍出水墨峡谷的我便谋划着前往恩施大峡谷。24日,与新华网签约航拍摄影师黄波老师驱车前往,车上我便介绍说一直想俯拍一张牛尿溪瀑布的片子,一定非常壮观。黄波说今天他来试试,前后两次,黄波让无人机在雾中穿行1.5公里到达牛尿溪瀑布上方,将镜头俯瞰下方,冰凌、飞瀑、薄雾配着褐黄色的绝壁,一幅绝美的大片应运而生。

航拍的恩施大峡谷。

当我们赶到干堰塘时,掩盖在云层下方的的峰丛仿佛知道我们要来一样,欲露还羞地露出朦胧的真容,无人机升空,一张张瑞雪、云雾浸润中的水墨峡谷便被定格下来,当时就想我们就等着被震撼吧。

随后,我与黄波共同署名的《雪润峡谷如水墨》组照在新华网发出,先后被新浪、网易等多家网站以及州内外多家自媒体转载,而我个人用美篇制作的分享文章,一天内便获得2000人次的点击量,同时获得好友和不知名读者们500多元的打赏。钱虽不多,但这足以说明读者对这组照片的认可。就这样,陆陆续续有近十组航拍照片在新华网发出,有三组在新华网首页首图中推出。能够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网站推介恩施,让我感到无比自豪。

如今的恩施,随着交通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向往来到这里。作为一个媒体人,作为一个航拍人,我想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用无人机去发现恩施的美丽,把恩施的精彩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让没来恩施的人有一种向往和冲动,让来过恩施的人有一种难忘和眷恋,让常住恩施的人有一种荣耀和自豪。

航拍的龙凤试点青堡新农村。

(编审:滕义 编辑:胡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