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组织13个文明示范村到鹤峰“取经”

在岩门村参观学习

文明示范村建设座谈会

云上硒都报道(通讯员 杨芙蓉 吴睿)4月11日至12日,恩施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组织全市13个文明示范村所属乡镇办宣传委员、示范村相关负责人30余人,到鹤峰县太平镇龙潭村、下坪乡岩门村、中营镇大路坪村实地“取经”,确保实现全市文明示范村创建工作目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会议精神,2017年,恩施市文明办以农村实现 “文明风尚好、社会秩序好、文化活动好、村容村貌好”为目标,在全市选定小渡船办事处何功伟村等13个村作为文明示范村建设点。

  围绕示范村创建目标,恩施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相关乡镇办和13个示范村相关负责人,通过参观培训、座谈讨论等方式学习鹤峰县“最美”系列评选活动、深化文明新村建设、“十星级文明户”创建的做法,在鹤峰县三个参观点交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经验。

  参观学习后,恩施市于4月12日下午召开了示范村建设座谈会,交流学习经验,安排部署示范村建设相关工作。市文明办对下步文明示范村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要求重点从五个方面开展示范村建设。一是修订村规民约。要坚持以实现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原则进行修订;二是建立红白理事会。要推选村内有担当、有热情、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党员、群众担任理事会成员,制定切实可行的《章程》及各项制度;三是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村和“最美家庭”创建评选活动,文明村创建要达到“十有两无”,要在十星级文明户中评选示范户;四是开展市民素质教育培训活动,要积极发放《市民文明手册》,开展“六进农村”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开放农家书屋、开设道德讲堂、传播传承优秀民间文化等方式大力提升村民素质;五是强化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

  会议指出,恩施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足之处是创新思维不够,具体办法不多,措施不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观念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不能把文明创建与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创建工作容易形成“两张皮”。在下步工作中要克服不足,迎难而上。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拓展思路以点带面,借势借力借政策,以创新思维开展好各项工作;要合并同类项,有机结合各项工作,要把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精准扶贫等工作与示范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有想干敢干的决心,化工作压力为动力,逐步解决各种困难,通过示范村建设为百姓带去真正实惠。

 

  通过参观培训,恩施市13个文明示范村进一步理顺了工作思路,此次培训结束后将迅速制定创建方案,分解细化创建任务,明确工作进度并上报市文明办。

(编审:滕义 编辑:胡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