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道静:为诗意栖居的恩施新常态点赞

全州17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14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恩施州生态环境质量为优,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排名全省第二。这是一篇反映恩施州环保工作的通讯《让诗意栖居成为恩施新常态》列出的一组令人欣喜的数据。(2016年12月13日《恩施日报》)看到这篇通讯,我想起了海德格尔的名言:“生命里充满了劳绩,但还要诗意的栖居在这块土地上。”我为能诗意地栖居在恩施这片土地上而自豪,也为诗意栖居的恩施新常态点赞!

让诗意栖居成为恩施新常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建设观。“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住绿水青山就是最大政绩”的执政理念,高度重视环保工作,重拳出击,铁腕治污,切实把生态环保责任拿在手上、扛在肩上,明确了恩施州“绿色繁荣、生态文明走在全省、全国30个自治州乃至全国前列”的奋斗目标,实施生态立州战略,才有了诗意栖居的恩施新常态。环保是第一民生,环境治理关乎民心,以人为本,发展才能合乎规律;以人为本,生态恩施才可持续。这是我州近年来生态立州战略的启示。

让诗意栖居成为恩施新常态是共建共享理念的实践。建设生态恩施州,目的就是要实现多数人“诗意地栖居”,让全州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几年来,我州把保护和修复清江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全面启动清江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为保障人民群众环境安全,提升城市环境功能,我州加强城镇污水、垃圾的处理;全州累计投资超过3亿元,共实施村庄环境整治300余个,使我州部分重点景区周边及公路沿线的村庄环境得到改善。抓住牛鼻子,保护母亲河,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位,这才是真正的开放共治,成果共享。

让诗意栖居成为恩施新常态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政绩观。环境治理要尊重科学,敬畏规律;不尊重科学,不遵循自然规律,发展就会失序、失衡、失重。尊重科学,就要少一些权力任性,少一些政绩冲动,少一些短视冒进,多一些民主决策和科学谋划。尊重规律,就要让城乡融入大自然,提高其发展的宜居性;尊重规律,就要珍视城市和传统村落的历史文脉,厚植城市的人文底蕴和文化生态,使传统村落的让人记得住乡愁;尊重规律,就要用心善治、科学规划,提升城乡管理智慧与服务水平。我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时,综合治山、统筹治水、合理治气、重拳治土、严治城乡面貌,以全面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没有用短视粗犷的治理方式,而是科学谋划,尊重自然规律,这才有了一份令群众满意的生态环保与建设的成绩单。

诗意栖居正成为恩施新常态,你可以不是诗人,但一定要诗意地栖居在恩施。

(编审:滕义   编辑:李婷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