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思敏:环境整改要有好的“良方”

今年来,恩施市以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为契机,抓整改落实。恩施市委、市政府组织5个环境保护专项督察组,深入各乡镇、市直单位开展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大督查。从突出治气、治水、抓常态监管3个重点狠抓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誓让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12月5日《中国硒都网》)

环境问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强力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是顺应民心的事,也是依法办事的体现。在环境整改的实施过程中,对所出现的环境问题除了“零容忍”,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好的整改“良方”。

环境问题不是独立简单的存在,它常伴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等因素的左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多都是发展中留下的“后遗症”。要从源头堵住环境问题带给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的困扰,还需在治理的同时,加大保护的力度,合理的规划,否则,环境问题将是治标不治本,百治不愈。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是环境整改的有力举措。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存,是和谐发展的一杆平衡秤,如若一方偏差,两方都将重重摔落,造成“体无完肤”的严重后果。笔者认为,环境保护需从政策规划、社会制约、个人参与等多方入手,形成保护网,实现经济环境同步发展。

营造好的生态环境,需要规划先行。环境问题入法,是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是倡导人们自觉爱护生态的有力法律依据。因此,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纲,同时将环境相关问题纳入到经济发展的规划中去,有损害环境的经济发展项目,坚决不能实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让环境让路。

营造好的生态环境,需要社会制约。社会是一个“大课堂”,需要用法律法规和文明礼仪来夯实其根基,在环境保护问题上,要充分发挥社会的制约和竞争功能,对于不保护环境的企业,要进行淘汰,对于生态环保的企业要大力扶持。同时,环境保护也不能选择性的重视,要以一把尺子的标准衡量是否适合生态文明。

营造好的生态环境,需要人人参与。在环境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要从自身做起,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提供环境保护意见,积极参加环境公益活动,争做生态环境的捍卫者,为打造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的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审:滕义   编辑:李婷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