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焕新颜——六角亭老城区改造侧记

 

扫地,整理桌椅,倒垃圾。4月5日,天刚蒙蒙亮,六角亭街道办事处解放路老城区的奉谷秀老人就忙开了。

“现在老城区真是大变样,街道更干净了,我打扫完自己的门店,周边哪里不干净也要负责。”奉谷秀在这里开了十多年的早餐店,她发现这里变得更加干净、规范、有秩序。

来到西门古城门遗址,一些游客在此合影留念。多次来此游玩的市民刘先生对现在的状况十分满意:“以前,城门洞子里面摆满了小摊,又脏又乱,现在好多了,城洞通畅洁净,花坛景观靓丽,在这里玩儿,照个相也漂亮些。”

“以前这里是危房,拆除后乱七八糟的,如今改造成了花坛景观,我们打心底里高兴。”城门边,花坛上鲜花怒放,年近8旬的肖万秀老人自觉清理着花坛的杂草。

在六角亭办事处,这样的花坛共有40多个。五颜六色的花装点着老城,居民生活环境和老城区的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

“以前的生活垃圾都是乱扔成堆,气味难闻,现在有了定点垃圾箱,大家都会把垃圾扔进垃圾箱里。”居民朱玉梅说。

解放路辖区内垃圾箱替换了垃圾池,原来的垃圾池全部改造成了花坛,避免了市民乱扔乱倒。

办事处党委委员、副主任陈坦介绍,为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办事处投资21万元组织开展“洁净家园行动”,对城区背街小巷、老旧院落和城乡结合部进行了卫生大清理,并进行常态化保洁,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状况。

顺着街道,走进和平街70、72号,虽然是改制小区,但院内没有一丝垃圾,墙面洁净,楼梯间物品摆放整齐。

“现在这些宿舍中,‘牛皮癣’基本杜绝了。”解放路社区党委书记陈雪朵告诉记者,在集中开展“牛皮癣”专项治理行动中,每个网格员手中都有一套专用工具,随时随地清理“牛皮癣”,并将责任落实到户,精细管理。

“我每天都会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每月检查评比,才能得到红色的小旗子。”住在五交托宿舍的蒋家华笑着说。

陈祖泉,一月优,二月优;张玉英,一月优,二月合格;黄子权,一月优,二月优……

在解放路社区的公示栏里,西后街62号至停车场6号共69户“门前五包”检查考评情况一目了然。六角亭办事处出台了“门前五包”和网格员检查打分细则,每月一次检查评比,促进居民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调动了大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我们把小区真正当自己的家来管,而且还要长期坚持巩固下去。”老城区居民龙兴玉说,每周五辖区单位都会在责任路段进行大扫除和文明劝导,居民们也会自发开展志愿行动,推进创建全民化。

走在西后街,一个崭新的“摩托车之家”映入眼帘,里面停放着10多辆摩托车,井然有序。

这样的停车场在六角亭已建成5个,都是拆除危房后整理、修建的,面积1318平方米,新增停车位130多个,给市民带来了方便,也加大了规范停车、杜绝乱停乱放的管理力度。

“原本狭窄易堵的小巷街道变得宽阔起来,我们要自觉维护创建成果。”住在粮食加工厂的朱武秀说道。

走在六角亭老城区,放眼望去,商店招牌眉头统一,店外绿化美化规整有序,居民们正在店里选购商品,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如今,老城换了新颜,大家的生活环境更加的文明、舒适、靓丽,我们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期待。”精神奕奕的白长文老人说着,脸上露出了幸福满意的笑容。

文章来源:中国硒都网(记者 童秀清 实习生 赵盛迷 通讯员 胡先伟)

责任编辑:廖康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