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党旗添光辉)“法证先锋”邓贵斌

8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恩施市公安局刑侦技术科,见到邓贵斌。邓贵斌正在对前几天一个案件中的指纹进行比对。

  邓贵斌是一名党员,也是恩施市公安局的一名普通的刑警,专门从事刑侦技术工作。“准确提取痕迹物证,用证据说话。”邓贵斌甘当幕后英雄,却是破案的“关键先生”。

                 一

  6月4日,舞阳坝街道办事处七里坪发生入户盗窃案。当晚,邓贵斌接警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经过3个多小时的现场查勘,提取了一枚指纹。

  经过了三天两夜的连续作战,6月6日下午2:30,认定嫌疑人,并开始上网追逃。嫌疑人最终于当日落网,并主动交代了15起的入户盗窃案的犯罪事实。

  “刑事技术这条路很艰辛,真的很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力。”邓贵斌将“坚持”作为勉励自已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坚持、坚持,坚持不了了,再坚持!”

  2012年,他正式调入刑侦大队工作。凭着对技术工作的热爱和执着的钻研精神,他很快就成为了刑事技术的骨干,并承担起全市现场勘查、痕迹检验与复核的艰巨任务。

  无数个不眠的夜晚,多少次紧急任务,邓贵斌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案发现场,在紧张的节奏中,通过取证物、分析比对,精确锁定犯罪嫌疑人。

  近距离接触伤者和受害者,直面作案现场。四年来,他出勘案发现场数百次,几乎跑遍全市每一乡镇。

  邓贵斌介绍,刑事技术工作,是利用案发现场的支离破碎的线索和蛛丝马迹,洞察作案动机,还原犯罪嫌疑人的真实面目。

  不同的作案现场,反映出不同的犯罪嫌疑人的形体特征和心理特征。邓贵斌说,研究案件现场,就是在和不同的犯罪嫌疑人较量心理。

  “及时勘查,仔细查验,否则就会失去锁定嫌疑人的最佳机会。”邓贵斌为了发现痕迹,他经常在现场一蹲就是4、5个小时,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二 

  凭着一股钻劲儿,邓贵斌参与直接或协助破获了多起案件。

  2013年8月,三岔乡发生一起入室强奸案,一男子半夜闯入一名幼女卧室实施强奸未遂,暴露后仓皇逃走。虽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案件性质恶劣。

  到现场后,邓贵斌认真勘查现场的每个角落,终于发现了一枚并不完整的足迹,通过对现场环境的解读和分析比对,终于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破获了该案。

  2015年4月某天,白杨坪乡连发三起入室盗窃案,受害群众准备购买农资的3万余元全部被盗。因为证据不完整,初期侦查没有头绪。

  没过几日,白杨坪乡又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正在休班的邓贵斌连夜赶往案发现场,再次对现场进行仔细勘查,并在现场提取了一枚完整的指纹。

  当晚,他又连夜赶回队里,对指纹再次进行人工比对,熬了整整一个通宵。终于找到了突破口,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关某。

  凭借着扎实的现场证据,顽固的嫌疑人关某最终被零口供起诉。在铁证面前,关某最终难逃法网。

  今年2月的一天夜里,州城东风大道一居民家发生一起入户抢劫案,犯罪嫌疑人蒙面入室实施盗窃,被人发现后持刀挟持人质后逃走。当天晚上大雨倾盆,能见度很差,嫌疑人有意避开了监控,侦查工作没有取得进展。

  邓贵斌在案发后及时赶往现场,提取到了有价值的痕迹物证,并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李某,从发案到李某被抓获,不到12个小时。

  去年以来,邓贵斌和团队成员一起通过指纹比对直破案件16起,成功打掉崔芬入室盗窃团伙、贵州沿河籍入室盗窃团伙7个,带破案件150余起。

  通过对崔芬证词和证物的深入挖掘、分析,刑侦大队一举带破跨省、州、市案件34起,这起案件也被列入全国“十大典型案例”。

                 三

  勤奋好学、执着敬业。从小就热爱刑侦的邓贵斌,2006年毕业后一直将“精、细、准”作为自己刑侦工作、学习的标准。

  他敏而好学,无私传教,四年来,他共参加培训授课12次,培训民警达2000余人次。

  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先后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被评为全省优秀刑事技术员、十佳政法干警、十佳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民警。

  “他是块干刑侦的好料。”因为用心和对工作的高标准。邓贵斌先后被选送到中国刑警学院和北京市公安局学习深造。

  4年来,他出勘各类现场400余起,出具鉴定书50余份,通过现场痕迹破获案件250余起,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的“法证先锋”的真正内涵。

  在光鲜成绩的背后,是他无数次独自默默承受的孤独,是他无数次面对父母妻儿的无限愧疚。

  2014年1月30日,农历的大年三十。这一天,是邓贵斌的妻子难忘的日子。妻子忙前满后准备了满满一桌菜,一家人正准备吃团圆饭,邓贵斌接到出警的电话。

  报警称在白杨坪乡一个偏僻山野的天坑里发现一具尸体,接到报警后,邓贵斌立即赶往现场。当时尸体是在一片坟茔间的天坑里,洞口狭小,下面情况不明。

  为了掌握第一手原始资料,邓贵斌主动要求第一个下到天坑。借助手电筒,邓贵斌仔细地查看尸体的原始状况和周边情况,直到尸体被运出后,才最后一个离开天坑。

  所有工作处理完后回到家,已是深夜。“天坑里万一缺氧,我们可怎么办啊!”妻子含着泪水扑到他怀里。

  因为工作特殊,24小时待命,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不能陪伴家人、照顾老小,不禁让人心生酸楚。

  为了自己热爱的刑侦事业,邓贵斌一直默默地坚守着,用青春书写着正义,用行动守护着安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