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思敏:拾金少年的雷锋精神值得颂扬

10月29日,恩施市小渡船中学学生商浩、余健豪、汪子涵三位同学乘公交车时,意外发现地上有一个黑色钱包,里面有几张银行卡和两千七百多元人民币。他们当即拨打110与红庙派出所取得联系,将银行卡和人民币交给了办案民警。(11月1日《中国硒都网》)

三位拾金不昧少年的故事,让读者心里很温暖,师者心里很欣慰,家长心里很自豪,他们在金钱的诱惑下不为所动,展现了他们良好的品行和高尚的人格,其“雷锋”精神值得颂扬和大力推广。

“少年强则国强”,当代青少年一代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因此,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富有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

作为初中学生,他们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义,敢于接受社会对他们的检验,在诱惑面前毫不动摇,这是他们自身人格魅力的展现,是家庭教育的到位,更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成功。

三位拾金不昧的好少年,为青少年道德教育做了蓝本,是每一位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他们让广大青少年明白,做好人好事不在于时间地点,而在于勇于践行。其“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思想在他们身上真正得以展现。

2015年恩施公交车司机程师傅拾得现金5千元,原封不动归还给失主,这则故事,在去年的冬天同样温暖过很多人的心灵,他用行动给人们上了一堂道德公开课。今天,三位拾金少年将故事重演,让世人明白,好人的大爱行为是可以传染和延续的,这份正能量正在社会上扩散开来,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人人都可以成为参与者。

“拾金不昧”精神是一份道德美,它是一些不良之风的“去邪剂”,拾金少年更是不走正道之人效仿的典范。要建成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就需要每个人都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精神,规矩自己的言行,培育向善心性,让美德、文明精神在思想的沃土上开花。

拥有一份感动很简单,践行一份美德精神却很难。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从善小做起,其“拾金不昧”精神将会传遍各行各业,成为人们的日常言行,成为社会的公序良俗。

(编审:滕义 编辑:胡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